姜春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签就业合同合同毁约需要担责吗?

  签就业合同合同毁约需要担责吗?
  
  一、签就业合同合同毁约需要担责吗?
  
  就业协议的解除分为单方解除和二方解除。单方解除,包括单方擅自解除和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单方擅自解除协议。属违约行为,解约方应对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单方依法或依协议解除,是指一方解除就业协议有法律上的或协议上的依据,如学生未取得毕业资格,用人单位有权单方解除就业协议。
  
  毕业生录用之后,可解除就业协议,或依协议规定,毕业生未通过用人单位所在地组织的公务员考试,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协议,此类单方解除,解除方无须对另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二方解除是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经协商一致,消灭原订立的协议,使协议不发生法律效力。此类解除因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体现,双方均不承担法律责任,双方解除应在就业计划上报主管部门之前进行。
  
  二、解除就业合同的程序是怎样的?
  
  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要违约,需办理解约手续。
  
  1、到原签协议书的单位办理书面同意的解约函(盖单位公章)。
  
  2、向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并附上单位及上级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解约函,交招生就业办。
  
  3、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审批换发新的《就业协议书》
  
  三、劳动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综上所述,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可能会和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就业合同,也就是就业协议书。如果发生就业合同毁约的情况,一方是否担责要看具体情况。协商解除的,通常没有责任。如一方违反规定,擅自解除就业合同,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条款承担责任。
  
  
总结:签就业合同合同毁约需要担责吗?一、签就业合同合同毁约需要担责吗?就业协议的解除分为单方解除和二方解除。单方解除,包括单方擅自解除和单方依法或依...#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More>>

·失火罪处罚标准具体是什么
      失火罪的情节轻重,最高法院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和立案标准》中规定: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


·一、再婚夫妻相互继承财产范围有哪些?
      一、再婚夫妻相互继承财产范围有哪些?《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的范围包括:1、收入2、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


·假离婚通常情况下是指为了规避限购政策,夫妻双方约定好在离婚后
      假离婚通常情况下是指为了规避限购政策,夫妻双方约定好在离婚后,办理好房屋手续后重新复婚的行为。假离婚是违法行为,应追究民事责任。那么,假离婚证办不下房本吗?有什么法律建议?我们认为该......


·什么是间接证据关联性特征?
      什么是间接证据关联性特征?我们知道,在一个案件的审理中会出现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情事实的证据是间接证据,间接证据有依赖性、排他性和关联性这三个特征。那么,什么是间接证......


·公司合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合并手续主要有以下几点:(1)合并公司股东会分别作出合并决议;(2)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3)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4)自作出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5)自作出决议之日起30日内在报......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有哪些?
      我国的公司主要分为了两种,就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而针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在设立上面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其中自然少不了设立条件的限制。那么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有哪些呢?关于这......


签就业合同合同毁约需要担责吗?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姜春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7708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