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每一个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都需要经过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才算正

  每一个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都需要经过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才算正式进入这个单位。然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因各种方面的考虑而选择辞职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因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在试用期提出辞职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那么试用期辞职申请提前几天通知用人单位?网站来为您解答。
   一、试用期辞职申请提前几天通知用人单位
  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尽管试用期离职无需理由、不限形式,只要提前3天告诉单位就可以了,但最好还是做好工作移交,得到领导认可后离职比较妥当。
   二、试用期辞职是否开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因此,在试用期内,只要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应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三、《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辞职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保护每一个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即使是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其根本权益也应该得相关的保障,用人单位不可以以任何理由为由剥夺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在试用期期间提出辞职就要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执行,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以上便是对试用期辞职申请提前几天通知用人单位的解答,
总结:每一个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都需要经过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才算正式进入这个单位。然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因各种方面的考虑而选择辞职是一件非常普遍的...#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More>>

·工伤伤残和交通伤残他俩是双倍偿吗?
      工伤伤残和交通伤残他俩是双倍偿吗?工伤和交通事故可以双倍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劳动者因工伤事故受到人身损害,按《工伤保险条例......


·网购手机注意事项有哪些
      网购手机注意事项有哪些网购手机要注意的事项1、不能盲目追新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刚刚上市的由于技术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各方面的功能还不太完善,可能转眼之间就被淘汰了。另外一......


·法院起诉多长时间受理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处处行事小心,但有的时候还是会因为某些事情要利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我们遇到了一些事情是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去人民法院去提起......


·现阶段有许多企业都是采用代发公司的方式来进行员工薪水发放来减
      现阶段有许多企业都是采用代发公司的方式来进行员工薪水发放来减轻公司财务的工作压力,但代发工资的情况给员工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代发工资情况下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话,双方的劳动关系需要......


·单方事故需要报警吗
      事故时常发生,不管是哪一方都不是喜闻乐见的。然而一些车主却认为,在不与第三方发生关系的情况下,就不必向警方报案,只需要向保险公司理赔即可,也不用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有事故一定会发生......


·法律上规定假想防卫是犯罪吗?
      法律上规定假想防卫是犯罪吗?假想防卫不可能构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构成过失犯罪,也可能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


每一个劳动者到用人单位工作都需要经过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才算正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姜春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7708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