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安徽判决夫妻个人担保债务是个人债务吗?

  
  一、安徽判决夫妻个人担保债务是个人债务吗?
  
  
  安徽判决夫妻个人担保债务,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离婚时,原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只有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设定的债务以及夫妻双方从所负债务中获取利益的债务,才能真正成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对共同债务有向债权人全部给付的责任。
  
  
  二、司法解释
  
  
  夫妻个人债务与共同债务发生纠纷时,谁承担举证责任,在理论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由承担义务方举证。这种观点认为,“债务与财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对应的,是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就应由承担义务的一方举证”。“当事人举不出有力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由主张共同债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这种观点认为,夫妻一方举债,另一方不认可的,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他方不承担偿还义务,除非举债人能证明该款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他方利益。上述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当由承担义务方举证,而承担义务方到底是哪一方?不够明确。但从其表述中可以看出,是主张个人债务的非举债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对于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该论者认为“当事人举不出有力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这实际上是说夫妻一方举债,非举债的另一方不能证明是举债者的个人债务,就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我们认为,要非举债方去证明举债方的举债资金是否用途家庭共同生活,是十分困难的;由非举债方承担举不能的法律后果,显然也是不公平的。这样,容易助长另一方恶意举债。 从维护夫妻共同生活的安定性和夫妻共同财产的安全性出发,防止一方恶意举债,对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之争,原则上应有主张共同债务者举证,不能举证者,应认定为举债一方的个人债务,他方不承担偿还义务。因而,我们原则上同意后一种观点。
  
  
  夫妻离婚后,婚姻状态发生了改变,对应的财产情况应当完成分隔,双方之间不存在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但是夫妻一方为第三方提供的担保业务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另一方有权拒绝承担。但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是双方为了共同生活而举债,那么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进行偿还。
  
  
  
  
总结:一、安徽判决夫妻个人担保债务是个人债务吗?安徽判决夫妻个人担保债务,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离婚时,原为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只有为家...#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More>>

·处于疫情时期工资怎么算
      处于疫情时期工资怎么算?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职工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


·我国关于狭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我国关于狭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现代社会,人们的法律知识越来越丰富,知道了很多法律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一部分人不太懂法,比如说抗辩权,很多人就不了解相关的事项。那么,......


·离婚前给子女的钱属于共同财产吗?
      离婚前给子女的钱属于共同财产吗?一、离婚前给子女的钱属于共同财产吗?1、父母在给钱时,双方没有确认这是借贷关系,则就不是夫妻共同债务;2、如果房屋登记在夫妻的名下,则视为父母对夫......


·解除劳动关系当天工资可以结算吗?
      在我们生活中,对于终止劳动关系后什么时候可以得到最后一笔工资的钱,是劳动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涉及到工资方面的内容都是您比较注重的内容,那么我们从国家相关的法律的角度来看,解......


·一、放贷属夫妻共同财产吗?
      一、放贷属夫妻共同财产吗?在没有任何约定的情况下就是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双方婚前或婚后未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者约定无效的情况下,直接适用法律规定的夫妻财产......


·交通事故人伤后多久能结案
      交通事故人伤后多久能结案民事诉讼按普通程序,一般是6个月审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


安徽判决夫妻个人担保债务是个人债务吗?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姜春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7708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