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捡到遗失物后又遗失是否犯法?

  捡到遗失物后又遗失是否犯法,还要要根据非所有人过失情况而定,但一般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物权法》规定,拾到他人遗失物品必须归还。在保存遗失物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费用非所有人可以与遗失物所有人协商需要,如果造成遗失物再次丢失需赔偿,不构成犯罪。 捡到遗失物后又遗失构成犯罪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侵占罪的概念及其刑事责任。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犯罪对象只限于三种财物:一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二是他人的遗忘物,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也不同于遗弃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一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三、《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
  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但另一方法捡到东西后在返还失主之前代为保管的行为在法律上叫“无因管理”行为,这种行为是出于避免他人物品损失而作出的高尚行为,是要受到鼓励的。所以在对于类似行为的处理上与一般的不慎损坏他人物品有些区别。虽然我国法律对无因管理的规定并不是很明确,但通常我们认为在无因管理是,尽到一般注意义务就可以了,只要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就不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因此甄别捡到遗失物又遗失是否犯罪的关键就在于非所有人也就是捡拾人是否在主观上有故意丢失或者损害的意图,如果有则是违法犯罪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主观上没有故意丢失或者损坏的意图则一般不构成犯罪。
  
  
  
  
  
  
总结:捡到遗失物后又遗失是否犯法,还要要根据非所有人过失情况而定,但一般不构成犯罪。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物权法》规定,拾到他人遗失物品必须归还...#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More>>

·期房买卖违法吗,期房买卖是否违法
      期房是指那种尚未修建好的房屋,购房者要是不小心购买到期房的话,那么就要做好承担很大法律风险的准备。不过也有人质疑,认为买卖期房是违法的。那究竟期房买卖违法吗?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为您......


·变更股东股东死亡证明需要办理吗?
      变更股东股东死亡证明需要办理吗?一、变更股东股东死亡证明需要办理吗?变更股东股东死亡证明是不需要办理的,股东死亡,由公司携带死亡股东的死亡证明以及其继承人的身份证明,继承资格证明......


·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是怎样的?
      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是怎样的?一、私募股权投资的过程首先,企业方和投资银行(或者融资顾问)签署服务协议。这份协议包含投资银行为企业获得私募股权融资提供的整体服务。投资银行立刻开始和融......


·第二次起诉离婚一定就能离婚?
      第二次起诉离婚一定就能离婚?  第二次起诉离婚一定就能离婚?  在实践中,第一次起诉离婚被驳回,第二次提起诉讼,并不一定能成功离婚。但是因为法院会这样考虑,为了离婚一方已经提起了......


·规定的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有哪些类型
      规定的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有哪些类型一、规定的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有哪些类型(一)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二)本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三)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公布的有重要生态......


·担保合同有无违约责任?
      担保合同有无违约责任?现实中人们签订合同时,债权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保证,常常会提出再签订一份附加的担保合同。这样的话,若是债务人到期没有偿还债务,那担保合同的保证人就......


捡到遗失物后又遗失是否犯法?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姜春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7708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