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放火罪与失火罪有什么不同

  不管是故意放火的还是过失导致火灾的,在我国均会构成犯罪。即放火罪与失火罪。当然由于一个是故意犯罪一个是过失犯罪,因此法律规定的处罚是不同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讲,其实都不是很清楚放火罪与失火罪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为您做介绍。
   一、什么叫失火罪
   (一)失火罪的概念
  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二)失火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犯罪客观方面
  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犯罪主体
  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既可出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致使火灾发生;也可出于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由于轻信火灾能够避免,结果发生了火灾。
   二、放火罪与失火罪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认定
  放火罪如何认定?放火罪和失火罪都侵害了公共安全,但是有明显的区别: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区别
  失火罪必须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才能构成。放火罪并不以发生上述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只要实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放火罪即能成立。
   (二)犯罪停止形态方面的区别
  失火罪是过失犯罪,以发生严重后果作为法定要件,不存在犯罪未遂问题。但是放火罪存在。
   (三)犯罪主体方面的区别
  放火罪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即可构成;失火罪年满16周岁的人才负刑事责任。
   (四)犯罪主观方面的区别
  放火罪由故意构成,失火罪则出于过失。这是两种犯罪性质的根本区别所在。
   放火罪与失火罪之间都不同之处,我们在上文中介绍了四方面,各位可以参考了解一下。对于失火罪很显然是要比放火罪的处罚轻的,至于这两个犯罪是如何处罚的,你可以到我们网站进行具体了解。
总结:不管是故意放火的还是过失导致火灾的,在我国均会构成犯罪。即放火罪与失火罪。当然由于一个是故意犯罪一个是过失犯罪,因此法律规定的处罚是不同的。...#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More>>

·房管局报公证的他项权证是否必要?
      贷款本身就需要繁杂的手续和材料才能够得到受理却仍然不能保证最后的成功,但是如果能够在房管局办下了他项权证就能够增加贷款的可能性,但是公民在办理之前为了让自己不会被侵权而专门去作了公......


·买卖合同是要式合同吗
      买卖合同是要式合同吗?为什么?一、什么是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的合同。前者称为法定之要式合同,后者称为约定之要式合同。根据合同的......


·离婚协议对股票的处理是怎样的
      协议离婚的方式下,夫妻必须要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书才行。而协议书里面除了要表明双方是自愿离婚的外,同时还要对财产、子女以及债务问题作出处理。那要是夫妻又股票的话,离婚协议对股票的处理......


·一、我国目前规定醉驾拘役标准是多久
      一、我国目前规定醉驾拘役标准是多久根据法律的规定,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被判拘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确定之日起生效,但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


·逆向行驶与人发生车祸责任怎么分?
      机动车要是在道路上逆向行驶的话,可想而知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危险,尤其是机动车行驶的速度往往还比较快,因此导致车祸发生的概率就会被大大提高。而出了车祸自然需要对事故责任作出划分,那么......


·一次起诉离婚后多久可以二次起诉
      在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情况下,即使法院受理了案件,但最终也是有可能不准许夫妻离婚的,此时可能之前的原告又想要进行第二次起诉,对此我国法律中作出了时间要求,那一般一次起诉离婚后多......


放火罪与失火罪有什么不同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姜春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7708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