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哪些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少分

  哪些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少分《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因为夫妻关系的恶化是存在一个过程的,而不是发生在离婚之时;如果一方有预谋的转移财产的话,这个过程可能会更长。因此,对于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的认定,即使发生在离婚诉讼之前,或者较长一段时间,只要其是以自己多分割或者对方少分割财产为目的的,就可以对其隐藏、转移、变卖的财产,判决少分或者不分。因此,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一方过错而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应平均分割,并不存在过错方应少分或不分的规定,但无过错方可以向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当然了,一方自愿放弃夫妻共同财产的份额,法律也并不禁止和干涉。二、何种情况下无过错方有赔偿请求权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婚后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的话,原则上是夫妻共同财产,不论谁赚多赚少,夫妻婚后所得收入都属于共同财产。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要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3、实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如果你的另一半存在“与他人同居”的情形,你可以主张损害赔偿,但是这一条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难以收集证据,法院难以支持。(你如果有证据那就好办,但是如果对方仅仅是上网与其它出轨对象说些过火热的话,偶然有些一夜同居的事情发生,这个与法条中规定的“与他人同居”,是不相符的,法律规定的同居行为是指长期稳定地共同居住。)即使在夫妻的其中一方存在法定的过错前提下导致的夫妻离婚,在离婚期间进行财产分割的时候,也并非是不分或者少分。但如果存在离婚期间,一方隐藏财产、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情况,才符合法律规定的少分或者不分夫妻共同财产。
  
  
  
总结:哪些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少分《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1、重婚的;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More>>

·一、二房东恶意拖欠房租怎么办?
      一、二房东恶意拖欠房租怎么办?二房东恶意拖欠房租协商或诉讼方式解决。拖欠房租属于违反约定的行为,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应当支付拖欠的房租、赔偿出租方由此遭受的损失。如果拖欠房租的行......


·财产分割的规定丧偶后共有财产的一般归自身所有
      财产分割的规定丧偶后共有财产的一般归自身所有,剩下的由第一顺序继承人平等继承,在没有遗嘱的条件下还在生的配偶者和孩子是第一顺产继承人。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


·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哪些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都是民事纠纷,如果是民事纠纷更多的解决办法就是商议解决,因为民事纠纷带俩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对于受害者的损失也不是很大,但是犯罪行为将会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损失需......


·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土地赔偿政策有什么?
      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土地赔偿政策有什么?农村土地赔偿现在已经是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大事。政府为了发展建设,经常需要向农村地区征用土地进行城市化建设。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土地赔偿政策有什么?......


·交通事故手指骨折算误工费吗?
      交通事故手指骨折算误工费吗?交通事故手指骨折算误工费,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而搁误工作致使受害人减少了收入,因此要求致害人支付该费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误工费按照......


·离职后的职务作品丢了如何处理?
      离职后的职务作品丢了如何处理?离职后的职务作品丢了可以到有关的登记部门来进行一个原件的查询,离职后职务作品的归属者依旧是职员所在的单位,对于职务作品很多情形下都是职员由于工作的原因才......


哪些情况下夫妻共同财产少分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姜春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7708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