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缓刑可以外出打工是否有相关法律依据
缓刑并不意味着我国公检法机关就不会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了,在缓刑考验期间,可以说我国人民法院是有权利随时收回缓刑的这一判决结果的。判处缓刑的当事人肯定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我国的刑法,有部分人员争取到缓刑以后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判缓刑可以外出打工是否有相关法律依据?
一、判缓刑可以外出打工是否有相关法律依据?
判缓刑不可以外出打工的,虽然判缓刑了也属于服刑人员,行动自由是受严格限制的,特殊情况须离开居住地的,七日内须经司法所审批,七日以上须报司法局审批(最长不能超过一个月)。同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社区矫正机构还有“日听音、周见面、旬汇报、月鉴定”的工作要求。《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二、什么情况下会判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相反,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其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不至于危害社会的,才能适用缓刑。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所以,累犯不能适用缓刑。三、缓刑期间要注意什么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规定定期向执行缓刑的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因为严格的来说,缓刑期间也属于正在服刑的,只不过这种服刑的形式是比较特殊的。期间犯罪嫌疑人可以不用坐牢,但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人身自由时时刻刻都是受到限制的,外出打工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要出远门,超过一定的时间,就必须要层层报批审核通过以后才可以。
总结:缓刑并不意味着我国公检法机关就不会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了,在缓刑考验期间,可以说我国人民法院是有权利随时收回缓刑的这一判决结果的。判处缓刑的...#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
More>>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什么?
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什么?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刑事责任有很大的差异,具体区别如下: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
·合同法第六十二条有哪些内容
合同法62条包括什么内容《合同法》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
·债务相关原理1
1、债权相对性原理。债权作为一种相对权,其本身就存在某些限制。当普通债权与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时,普通债权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主要有:(1)物权优先原则。债务人为了逃债,虚假设立了另一物权......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判刑标准细分是怎么规定的
故意销毁会计账簿罪判刑标准细分是怎么规定的?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一、立遗嘱分配的财产范围是什么?
一、立遗嘱分配的财产范围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
·一、夫妻立遗嘱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夫妻立遗嘱要注意哪些问题?1、如果有数份遗嘱内容相互矛盾时,有公证遗嘱的应该以公证遗嘱为准,如果没有公证遗嘱,则以最后所立遗嘱为准。2、立遗嘱人要具备行为能力,所立遗嘱要出自立......
判缓刑可以外出打工是否有相关法律依据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