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民法典148条欺诈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

  民法典148条欺诈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法律要件?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一、民法典148条欺诈是如何规定的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欺诈是如何定义的?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在法律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受欺诈而实施的行为,则是由于他人的欺诈行为陷于错误,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二、欺诈行为的法律要件
  ?(一)在欺诈人方面:1、须有欺骗他人的行为。欺诈行为是故意把不真实的情况表示给别人,无论虚构事实、歪曲事实或者隐匿事实均属之。欺诈往往呈现为积极行为,而消极行为,尤其是沉默,则必须是法律、合同或者商业习惯上有告知事实的义务,而未告知时才能构成欺诈。2、须有欺诈故意。欺诈故意,是指具有欺骗他人的故意,这种故意的含义包括两层:(1)是使相对人陷于错误的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表示的情事不真实,并且明知相对人有陷入错误的可能;(2)是有使相对人陷于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的故意。这两种故意从根本上妨碍了被欺诈人意思形成的自由。(二)在被欺诈人方面:1、须被欺诈人因受欺诈而陷于错误。被欺诈人陷于错误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须有因果关系。如果被欺诈人并不陷于错误,或者虽然陷于错误,但该错误不是受欺诈而产生,则欺诈行为不能成立。2、须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作出意思表示,即错误与意思表示之间须有因果联系。如果被欺诈人虽然陷于错误,但是并没有因之而作出意思表示;或者虽有意思表示,却不是因错误所致,欺诈行为也不能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被欺诈人必须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才可以撤销。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民法典148条欺诈的法律法规中,对于欺诈方面规定也比较全面具体,大体分成欺诈人和被欺诈人两个方面,同时在这两个方面又又进行了细分须有欺诈他人和须有欺诈故意也有不同的规定和区别,此处不再重复上面的叙述,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帮助您。
  
  
  
总结:民法典148条欺诈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法律要件?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一、民法典148条欺诈是如何规定的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More>>

·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机制
      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机制一、私募股权投资如何退出机制一般认为,基金是为某一特定目的的实现而设立的一项资产或资产组合,或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设立的一笔资金或其他流动性资产。按照基金设......


·一、交通事故伤致残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伤致残等级划分依据是什么发生交通事故后,鉴定机构的选择很关键,因为伤残级别直接决定了伤残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标准,间接影响精神损害抚慰金,误工时间,护理时间,......


·公司利润与归属股东利润的区别是什么?
      公司利润与归属股东利润的区别是什么?主要区别在于范围不同,公司股东净利润包括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和下属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公司净利润不包括下属子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


·在我国没有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
      在我国没有合同能做工伤认定吗?只要建立了用工关系,即使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是可以认定工伤的。不签订劳动合同是严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因工受伤不给予享受工伤待遇的做法也是错......


·非法出借枪支罪定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非法出借枪支罪定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一、非法出借枪支罪定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非法出借枪支罪定刑标准是判处3到7年不等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非法持有、私......


·一、入职半个月离职工资是否会发?
      一、入职半个月离职工资是否会发?入职半个月离职,单位应该将工资支付给员工的。根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


民法典148条欺诈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姜春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7708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