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币做担保违法吗
一、使用假币做担保违法吗?
这分为两种情况:
1、假币持有人在不知所持有的货币为假币的情况下使用假币不构成违法犯罪。
2、明知是假币还用来做担保的,数目达到一定的标准,则构成了使用假币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
二、使用假币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使用假币数额达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及以上,并且是明知是假币而是用,才构成犯罪,否则就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使用假币罪的“数额较大”指假币总面额达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
三、使用假币处罚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 第172条的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该罪的数额认定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 五万元,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四、使用假币罪量刑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9.8 法释[2000]26号)第五条规定,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以上就是使用假币做担保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明知是假币还使用是一种违法行为,数目达到一定的标准就构成了使用假币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保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应负的责任,不使用假币,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是杜绝此类犯罪现象。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建筑工程质量规范标准有哪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那么在城市中也会开展各种建筑工程,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会影响到每一位使用公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进行工......
·专利侵权诉讼赔偿范围?
专利侵权诉讼赔偿范围有哪些一、专利侵权诉讼赔偿范围有哪些?专利侵权诉讼赔偿范围并无明确规定,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方式做了明确规定,分成了......
·土地使用权年限30年的房子么?
土地使用权年限30年的房子有么?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是无限期的。以出让或转让方式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住房的土地使用年限......
·工伤赔偿标准如何计算
工伤赔偿标准如何计算一、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怎么办?
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怎么办?商标申请人恶意抢注倒卖商标怎么办?1、当被抢注商标进入初步审定公告,提出异议。法律依据:《商标法》第......
·天津醉驾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天津醉驾标准的依据是什么?醉驾是指因饮酒而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人意志,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
·合伙企业解散的法定原因有哪几种
合伙企业解散的法定原因有哪几种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一)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二)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三)全......
·北京导游证年审流程是怎样的
法律规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入职流程的办理、职工的工资、职员的假期、工程质量的评定标准等都是由法律规范直接规定的。想获得某种职业资格也......
·甘肃省最新征地补偿标准
甘肃省最新征地补偿标准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地政府征收土地的现象是较为常见的。甘肃省相关国家部门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地......
·一、招考事业单位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招考事业单位试用期可以随时辞职吗?不可以适时辞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提前3天以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