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结婚怎么办理离婚
一、无证结婚怎么办理离婚
没领结婚证,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就不属于婚姻关系,不存在办理离婚的问题。所以法律上不存在“无证结婚”的概念。如果属于同居关系,单独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法院是不会受理的。但是可以单就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对于同居期间的财产如何分割的问题,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解除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在此期间双方各自继承和受赠的财产,一般按个人财产对待。另外,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也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在对于子女抚养,哺乳期内,孩子原则上应由母亲抚养,而父亲则需按月按法院的判决或双方协议的数额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哺乳期后的子女由谁抚养的问题。首先应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情况判决。
二、无证结婚财产怎么处理
按照法律规定,没有领取结婚证的夫妻不是合法的夫妻,是不能离婚的。因为既然不是法律上的夫妻,自然也不用走法律上规定的离婚程序。
三、无证结婚的后果
1、结婚不领结婚证,不受法律的保护。
2、不领证那就不叫婚姻,那只是合伙过日子。法律保护的是婚姻不是感情,结婚证证明的是夫妻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也不是身份的稳定。
3、事实婚姻是没有保障的,有很多骗婚的骗子就是这样实行诈骗的,没有结婚证的证明,拿了彩礼就跑,被骗者有嘴也说不清。
4、大多数事实婚姻的双方各自拥有家庭,这种情况比较常见,而且也无法领取结婚证,因为这已经涉及到重婚罪了,名义上也说不过去,一旦双方产生矛盾就会一拍两散,所以很难有好结果,有的事实婚姻情况暴露,很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冲突,对于这种事实婚姻来说,幸福不可能存在,有也是暂时的,没有什么好结果。
相关法律规定:
《婚姻法》
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申请专利要注意什么问题
申请专利要注意什么问题专利的申请是取得专利权的先期条件。申请专利应当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应当提交请求书......
·医患保密协议对患者意义是什么?
医患保密协议对患者意义是什么?1、有利于完善相关立法,切实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根据上述所提到的相关规定,并且与国外发达国家对隐私权的保护相比,......
·公司股东死亡如何股权转让最合理?
公司股东死亡如何股权转让最合理?股权转让一直都是公司股权最重要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常通过股权转让来提高收益,但是对于自然人来说总会出现各种各样......
·盗伐林木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盗伐林木罪,是指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擅自砍伐国家、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
·婚后房产离婚后如何分割
婚姻是爱情的归宿,但有一部分人婚后生活在一起发现彼此不合适而离婚,离婚就涉及财产分割,房产分割就是财产分割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婚后房产离婚后如......
·合伙人债务承担方式是什么
合伙人债务承担方式是什么1、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无限清偿责任。由于合伙企业及其责任财产的特殊性,各国法律从维护交易秩序、债权人合法权益,保障合伙......
·结婚时写了婚姻保证书有效吗
如今出轨、找小三可以说是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一些将要结婚的未婚男女而言,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可能就会在结婚时写了婚姻保证......
·驾驶员有没有高温费,高温费的发放规定是怎样的?
高温费的发放具有强制性,只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职员,用人单位都必须按照当地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劳动保障局的相关规定,向员工以现金的形式发放高温......
·公司欠款不还法人能被限制
我国《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有限责......
·可以同时在两家公司就职吗
同时入职两家公司并与两家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是违法《劳动法》的,一般也是不被用人单位所允许的。这时用人单位可以按照法律规定与该员工合法的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