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群架致人死亡判刑多久
一、打群架致人死亡判刑多久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1、多次聚众斗殴的;2、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3、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4、持械聚众斗殴的。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聚众斗殴罪认定界限
(一)聚众斗殴罪与群众中因民事纠纷而互相斗殴或者结伙械斗的界限
主要表现在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动机、目的,不是流氓活动,在群众中的互相斗殴或械斗中犯故意伤害罪(包括轻伤、重伤)、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等罪的,构成何罪就认定何罪。
(二)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1、犯罪的动机、目的不同。聚众斗殴罪是基于流氓动机,在实施各种流氓活动时破坏公共秩序,后罪则是基于某种个人动机、目的,用聚众闹事方式,要挟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以满足个人的要求为目的。2、犯罪形式不同。聚众斗殴罪可以聚众进行,也可以单独实施,后两种罪只能聚众实施。
(三)聚众斗殴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说明在聚众斗殴活动中,一旦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的,一律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这是对犯罪的一种转化型规定。
打群架致人死亡判刑多久?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您都有所了解了。重义是中国人的传统没得说,讲义气也固然重要,但有时候讲义气也要看什么事该去做,什么事不该去做。如果光为讲义气而不顾后果,那么最后的恶果还得自己去吞。希望您在遇到事情时,用合理的方式去解决,不要用这种触及法律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2023年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怎样的?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按照房屋的价格进行一定的评估,然后所得出一定现金金额来进行,一定货币补偿,农村房屋拆迁补偿......
·一、公司法人与名称变更后劳动合同需要重签吗?
一、公司法人与名称变更后劳动合同需要重签吗?公司法人与名称变更后劳动合同是不需要重新签署的。企业更换法人代表,不需要买断工人工龄,重签劳动合同......
·第一点、事故发生后
第一点、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处理现场。第二点、在事故地点后方设立警告标志。处理事故现场之后,车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在事故车辆后面150米或者更远......
·辞退入职满一年的员工是否支付赔偿金
辞退入职满一年的员工是否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也没有支付经济补偿或者没有履行合法程序,劳动者不存在《劳......
·公司有权辞退员工的情形是什么?
公司有权辞退员工的情形是什么一、公司有权辞退员工的情形是什么1、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
·在审理案件中证人证言属于什么证据?
在审理案件中证人证言属于什么证据?一、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区别关键是否是“第一手”资料,如果证人证言是自己第一手获得的就......
·医院如何应对医疗纠纷?
医院如何应对医疗纠纷?如今,人们在患病时,除了身心备受煎熬,还要付出大笔的钱财,同时还有可能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医疗纠纷。作为医院来说,个人行为......
·离婚财产分配法律全文是什么?
离婚财产分配法律全文是什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9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
·检察院抗诉是什么意思
检察院抗诉是什么意思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检察院抗诉的具体可以分为二审抗诉与再审抗诉,但实际针对的是一审判决或二审判决。那从法律角度分析,究竟检......
·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情形有哪些
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的规定如下:1、第一百三十七条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交通肇事报警逃逸审车是否可以通过
交通肇事报警逃逸审车是否可以通过只要有行驶证和交强险,就能检验。对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车辆用途、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