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怎么办?
一、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服怎么办?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申请劳动仲裁要注意什么
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劳动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劳动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及确认劳动关系等发生的劳动争议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仲裁时效范围内申请劳动仲裁,如果过了时效申请,就丧失了胜诉权,即证据充分胜诉把握很大的一个案子,因超过仲裁时效,就丧失了胜诉权。
3、当事人应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是在用人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定等同于实际营业地,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工商信息网查询用人单位的注册地。用人单位注册地在外地的,依照规定,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三、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哪些条件
劳动争议调解达不成协议,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诉人必须是与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劳动者。
(2)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是劳动争议。如果不是劳动争议,而是民事、经济纠纷,或者是劳动保障行政纠纷,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3)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必须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4)必须向有仲裁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有明确的被诉人和具体的仲裁请求及事实依据。
(6)除非遇到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申请仲裁必须在规定的时效内。
(7)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备齐并符合要求。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公司不配合工伤认定怎么办?
一、公司不配合工伤认定怎么办?如果公司不配合工伤认定,员工可以自己申请,也可以通过仲裁确认双方的劳动关系;[申请工伤所需材料]1、工伤认定申......
·员工隐瞒怀孕入职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现在不少公司招聘要求都写明了不要怀孕的女性,因为做事不方便而且容易出意外,公司为了降低风险都不会招聘。可是如果员工隐瞒怀孕入职,就增加了意外......
·规定的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规定的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一、视同工伤的情形有哪些《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
·刑法故意伤害罪一般是怎么处罚的
故意伤害罪属于《刑法》中比较严重的犯罪了,按照我国的规定最高可以对行为人判处死刑。但实践中,犯此罪的情节也是不太一样的,因此不会所有的都判死......
·怎么抓网络诈骗?我们应该如何做?
网络诈骗的现象越来越多,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网络越来越发达,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络诈骗的案例一般都可以归结为想赚钱的人被骗......
·水污染防治法最新版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最新版规定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对于水资源的保护都是非常重视的,水是不可再生能源,在我国,水污染的问题是非常严重的,近几年国家正在......
·养牛10头在村里环保局管吗
管的,养殖户建场前先要到环保局拿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才能开建,否则就是违建。《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建......
·工程挂靠企业怎么收取所得税
挂靠公司开具了发票,施工单位承担了增值税,甚至承担了附加税费,但是还有企业所得税,需要双方协商好。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一、从......
·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吗?
现在我们的生活有很多的方面是关于合同的,签订合同之后有时一方是不能够履行合同当中的规定的,对于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会按照合同当中的违约规定来进......
·夫妻能在外地起诉离婚吗?
夫妻能在外地起诉离婚吗夫妻一方提出离婚的,由另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即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如果另一方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