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刑事辩护的流程是怎样的?
一、律师刑事辩护的流程是怎样的?
1、律师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的,应制作上述人员名单,注明身份、住址、通讯处等,并说明拟证明的事实,在开庭前提交人民法院。
2、律师接到开庭通知书后应按时出庭,因下列情形之一不能出庭,应及时与法院联系,申请延期开庭:律师收到两个以上开庭的通知,只能按时参加其中之一的;庭审前律师发现重大证据线索,需进一步调查取证或申请新的证人出庭作证的;由客观原因律师无法按时出庭的。
3、律师在开庭前三日内才收到出庭通知的,有权要求法院更改开庭日期。
4、协助被告人提出是否回避的申请。
二、刑事辩护的技巧是什么?
1、性质上的酌定情节:从法理上讲,相对于直接故意的间接故意,相对于积极作为的消极不作为,都是司法实践中经常考虑的从轻处罚酌定情节。例如,司法实践中同是受贿罪,对被动收贿者的处罚往往轻于主动索贿者,间接故意杀人的处罚也轻于直接故意杀人。
2、主观恶性程度的酌定情节:民事纠纷引出的刑事犯罪相对于偶发的刑事犯罪,突发性犯罪相对于预谋性犯罪,出于义愤的犯罪相对于无缘无故的犯罪,处罚都轻重有别。
3、犯罪后因交代罪行或退赃而形成的酌定情节:例如,湛江走私受贿案中市委书记陈受贿110万元,茂名海关关长杨中受贿180万元,依法应当判处死刑,但法院考虑他们积极退赃,两人都被判了死缓,让陈和杨中“捡回一条命”。又如,陈之子陈生犯走私普通货物罪,数额特别巨本该判处死刑,但法院以其“案发后投案自首并坦白交代罪行”为由,轻判其死缓,留其一命。
4、犯罪次数上的酌定情节:相对于惯犯的偶犯,相对于累犯的初犯,都是从轻处罚的酌定情节。
5、实得利益方面的酌定情节:湛江走私案中,副市长杨犯走私普通货物罪,本该判死刑,法院考虑其“并非走私货主”,乃轻判其死缓。
6、量刑平衡方面的酌定情节:我国黾未实施判例法,但法院往往都要考虑上级法院和本院对同类案件的量刑,还要考虑同案各被告如何拉开档次的问题。我们评价法院的判决实际上将主犯分成“严重的主犯”、“一般的主犯”、“次要的主犯”等三种情形,量刑拉开了档次。其他案件对从犯按排名顺序拉开量刑档次,也不在少数,实际上是将从犯分成了“严重的从犯”“一般的从犯”“次要的从犯”等多种情形。这也是刑事案件中,为何常出现主犯之间量刑不同、从犯之间量刑也不同的原因。
7、可免牢狱之苦的酌定情节:只要被告不会继续发生危害社会的行为,对于量刑时可判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辩护律师可建议法院判缓刑;对于《刑法》分则条款有管制刑的,辩护律师可建议法院判管制刑。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一、交通事故骨折会是伤残吗?
一、交通事故骨折会是伤残吗?骨折治疗后,没有产生后遗病症情况,最少是十级伤残。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同的内容是什么?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同的内容是什么?一、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合同的内容是什么?甲方:乙方:地址:地址: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鉴于甲......
·未解除劳动合同社保可以停缴吗?
未解除劳动合同社保可以停缴吗单位必须给在职员工办理社保,社保是法定的。未解除劳动合同社保不可以只要双方未解除劳动合同是不能停缴社保的。依法请......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城市与农村标准各是多少
很多人都不知道,交通事故死亡赔付的金额在城市和农村的标准各是多少,也不知道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为了方便您阅读,我们整理了有关交通事故死亡......
·在我国房产继承过户需要什么手续?
在我国房产继承过户需要什么手续?(一)房产继承应先到被继承房产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再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继承手续。(二)继承公证需要带两......
·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交付之前能否撤销相关内容有哪些
附义务的赠与合同,交付之前能否撤销相关内容有哪些一、什么是附义务赠与合同根据《合同法》等规定,第一百八十五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
·注册商标无效犯罪的规定是什么?
注册商标无效犯罪的规定是什么?注册商标无效犯罪的规定是注册商标有明显瑕疵,违反《商标法》的禁止性规定。即违反《商标法》第10条,注册的商标使用了......
·修公路拆迁厂房补偿有什么?
修公路拆迁厂房补偿有什么?“要想富,先修路”,最近几年,国家对公路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在修路过程中会征用到国有土地,如果上面建有厂房,要进行......
·证据的合法性指什么
合法性是指证据符合法律规定的所有要件。有以下几个内容:1、证据的主体合法。证据的主体合法即要求提供证据的主体符合法律的要求。比如,不能正确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