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还联系不上怎么办 一、欠钱不还联系不上怎么办?
一、欠钱不还联系不上怎么办?
1、诉前财产保全
建议当事人先查对方的财产,如果有房产或车子等资产在欠债人的名下,可先向法院提起诉前财产保全,将欠债人的财产先查封,为日后执行阶段做好准备,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逼迫欠债人现身。
2、到法院起诉还款
对方欠钱不还找不到人的,如果有明确的被告,居住地址,联系方式法院就可以受理。
由于债务人下落不明,法院在立案后一般采用公告送达的形式传唤债务人应诉。公告期届满,债务人不应诉时,法院即对借贷人关系明确的案件经审理后作缺席判决。
缺席判决后,尽管债务人下落不明,但经债权人申请,法院可以采取拍卖债务人房屋或财产的办法为债权人清偿债务。
3、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为失踪人
债务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拒绝支付失的,债权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将代管人列为被告。
4、尽量查询到债务共同偿还或者连带偿还责任人
1)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如果能够举证证明借款用于家庭开支或者改善家庭生活等行为,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因此可以请求债务人的配偶清偿债务。
2)对于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债务人,债权人可以追究保证人责任。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的重大困难情形,包括债务人下落不明、移居境外,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借贷纠纷诉讼费是多少?
借贷纠纷案件属于财产纠纷案件,其收费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收取,其收费标准如下:
财产案件收费(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部分,每件交纳50元;
(2)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联系不上债务人不等于债务债权纠纷就可以搁着不处理了,诉讼时效也不会因为债务人失踪而中止。说不定很有可能债务人是故意躲着不见的,对于债权人来讲,讨债的过程可能比较繁琐,但对于老赖起诉要债是最有效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是怎样的因为医疗事故赔偿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医疗纠纷,此时就会涉及到对患者或死者家属赔偿的问题。那么医疗纠纷......
·批准逮捕决定书
一、什么是批准逮捕决定书?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中国人民检察院同意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所制作的书面决定。司法文书的一种。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
·单位行贿罪行贿罪区别有哪些不同
一、单位行贿罪行贿罪区别有哪些不同第一、主体不同:个人行贿罪的主体是自然人,而单位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单位。第二、归向不同:单位行贿罪行贿......
·对解除合同有异议应该什么时候起诉
对解除合同有异议应该什么时候起诉?1、当事人对合同解除有异议的,应在约定的异议期限届满前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起诉;2、当事人没有约定异议期间,应......
·直接执行离婚未分割财产怎么办?
直接执行离婚未分割财产怎么办?从法律上来说,夫妻离婚时并不一定非要进行财产分割,如果双方均不主张分割,法院不会主动要求分割。但在现实生活中......
·一、农村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一、农村离婚子女抚养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在离婚案件中,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1、子女的实际需要。......
·梧州医疗纠纷律师的收费怎么计算?
梧州医疗纠纷律师的收费怎么计算?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当纠纷发生在人们头上时,人们往往理不清头绪,法律知识运用起来并不得心应手,所以人们往往只有......
·信息公开不及时的问题有哪些?
我国行政法明确规定,政府要信息公开,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度。政府信息公开,打造阳光政府,让一切信息都变得透明化,才会让老百姓认可政府,才能树立......
·合同违约法律条款
合同违约法律条款合同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在生活中时时都可以看见合同,合同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必须要遵守的。不遵守合同就必然会受......
·如何预防高空坠物?
如何预防高空坠物1、不主动抛物这是违法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