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杀人罪有哪些区别,如何区分抢劫罪杀人罪
一、客体要件不同。前者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公民的生命权。
二、犯罪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一种手段,二者之间存在目的与手段的内在联系;后者的犯罪目的,是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权利。由于这些区别的存在,在司法实践中,二者的界限一般是不会发生混淆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表现在:(1)抢劫罪虽然主要是侵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但同时又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而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公民的生命权,因此。抢劫罪的客体要件与故意杀人罪的客体要件间存在包容关系。(2)抢劫罪的行为方式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故意杀人罪的行为方式,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因此,在犯罪的行为方式-,二者之间也存在交叉关系。(3)抢劫罪一般是先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而后取得财物,使用暴力、劫取财物者是故意的;故意杀人罪,行为人杀人后,劫走被害人的财物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其杀人、劫物也都是故意的。因此,在这方面二者也有相似之处。对抢劫杀人案件的定性,要根据案件的特点,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从司法实践看,抢劫杀人案件主要有三种情况:A、先杀人后拿取财物的案件,即事先只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而无抢劫他人财物的目的。杀人以后,见财起意又将被害人财物拿走的案件。应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定罪处罚。B、在实施抢劫财物过程中先杀人后劫物的案件,即在抢劫财物过程中,先将财物的所有人、经管人杀死,剥夺其反抗能力,当场劫走其财物,杀人是劫走财物的必要手段的案件。虽杀人在先,劫取财物在后,但都发生在抢劫过程中,而且杀人是劫取购物的必要手段。因此,应定抢劫罪。C、抢劫以后又杀人的案件,即抢劫财物后,为了保护赃物、抗拒逮捕、毁灭罪证,当场又杀人的,或者为杀人灭口而杀死被害人的案件。杀人灭口行为,与抢劫没有内在联系,因此是两个独立的犯罪,应分别定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两罪并罚。至于抢劫后为了护赃等而当场使用暴力杀人的,应视为抢劫行为的继续,仍只能定为抢劫罪,为护赃而当场行凶杀人,可作为从重处罚情节。根据上述分析,抢劫罪杀人罪的几点区别可以总结如下:如果犯罪嫌疑人为了抢劫而对别人造成了生命威胁并致人死地,当然这些得发生在抢劫过程中,则应当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反之则为抢劫罪。当然故意杀人罪的罪行会比抢劫罪严重很多,具体情况您可以详询网站。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桩基工程质保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桩基工程质保期一般是多长时间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7.1条桩基处理有保修期。期限为设计文件规定(一般工民建)为50年。桩基工程保修期的规定?......
·职务侵占罪如何上诉
对于刑事案件的一审判决不服的话,则相关权利人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二审程序,也就是我们说的上诉。那么如果是犯职务侵占罪的话,该如何提起上诉呢?请......
·民法总则规定
民法总则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怎么规定?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提到民事义务,最常见的一种民事......
·办身份证多久时间才能拿到
办身份证正常情况下60天内拿到,交通不便的地区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30日。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身份证,现在需要采集公民个人指纹信息,必须本人去,慢......
·如何确定故意伤害罪伤残赔偿金
虽然故意伤害罪属于刑事范畴,但是故意伤害罪的赔偿标准,依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的民......
·公司法资本维持原则的法律规定包括哪些?
公司法资本维持原则的法律规定包括哪些?在当今这个社会,公司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公司法调整着我国的商业活动经营等事......
·发生民事纠纷会不会坐牢
发生民事纠纷会不会坐牢民事诉讼是主要是关于财产纠纷和人身损害两大类的争议,一般以金钱赔偿为主。不会判刑。但是,如果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有......
·故意伤害罪轻伤从犯如何量刑
对于故意伤害罪轻伤从犯如何量刑的问题,主要根据《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确定故意伤害罪的基本刑,在根据轻伤、从犯的情节,增加或减少相应的......
·离婚自动判决离婚无才产无子女多久能判?
离婚自动判决离婚无才产无子女多久能判?如果双方选择诉讼的方式离婚,那么具体时间要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由法院决定审理方式。第一,如果该案件,适用普......
·没打借条怎么找别人还钱?
没打借条怎么找别人还钱?1、没有借条,可以找证人借条和证人证言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其效力主要看是否能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司法实践中,如果有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