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骂他人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一、辱骂他人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辱骂他人立案标准是的辱骂行为,并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具体认定侮辱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侮辱他人的行为。
2、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所谓“公然”侮辱,是指当着第三者甚至众人的面,或者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
3、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特定的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
4、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虽有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但不属于情节严重,只属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二、侮辱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合法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
要划清正当的舆论监督与文字侮辱的界限;划清正当的文字创作与贬损人格、破坏名誉的界限;划清当事人所在单位依职权对个人的政绩、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评价、审查行为与侮辱的行为界限;划清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揭发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直到犯罪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划清出于善意的批评,包括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批评行为,同恶意的侮辱行为的界限,等等。
(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
二者的区别是: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
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1款规定,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
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能为法人。
3、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
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
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侮辱他人的人格是我们法律当中不被允许的一种行为,如果情节比较严重的,甚至会构成我们刑法当中的侮辱罪。当然了,侮辱罪他和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是不一样的,侵权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够是自然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自首的量刑的原则是什么?
一、自首的量刑的原则是什么?原则:1、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
·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对象是什么
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对象是什么现在我国政府的征地工作的程序必须是先安置好了,然后拆迁是放在最后一步的,就算遇到了钉子户也不允许拆迁单位存在强......
·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的适用有哪些
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的适用有哪些规定?我国民法当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已经相当的详细了,诉讼时效其实就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遭受到侵害以后,如果......
·一、交通事故造成的轻微伤确定赔偿金吗?
一、交通事故造成的轻微伤确定赔偿金吗?交通事故造成的轻微伤确定赔偿金,具体赔偿如下:(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
·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时间是多久?
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时间是多久?一、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时间是多久?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讯问的期限: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扣车一般最多几天
交通事故扣车一般最多几天《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四条规定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知当事人领取扣留的......
·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您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的,自己在当时想的是承包了一块土地的经营权的,那么自己没事就能自己种植有机蔬菜和水果但......
·工伤事故难以避免
工伤事故难以避免,如果发生怎么向用人单位索赔,我们需要了解工伤事故怎么赔偿标准怎么算,才能保证不被公司克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伤事故一到......
·法律援助都要什么手续?
法律援助都要什么手续?当有一些经济困难的人需要一些法律方面的帮扶的时候,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了。法律援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项,能有效的......
·撒销劳动仲裁裁决的条件是什么?
撒销劳动仲裁裁决的条件是什么?对于终局裁决,如果具有以下情形,用人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