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从什么时候开始退税?
一、个人所得税从什么时候开始退税?
个人所得税退税时间是在3月1日到6月30日期间进行汇算清缴。操作流程是:
第一步:准备申报
安装个人所得税软件,打开软件后,先进行注册登录,进入年度汇算:首页【常用业务】—【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1)进入申报界面后,填报方式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 和【自行填写】两种选择。
2)为了方便申报,推荐大家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税务机关已按一定规则预填了部分申报数据,大家只需确认即可。
3)选择【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开始申报】后,系统提示【标准申报须知(使用已申报数据)】,点击“我已阅读并知晓”,开始年度汇算申报。
第二步:确认信息
需要对个人基础信息、汇缴地、已缴税额进行确认
第三步:填报数据
确认预填的收入和扣除信息无误,可直接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计算税款
数据系统将自动计算您本年度综合所得应补(退)税额
第五步:提交申报
确认结果后,点击【提交申报】即可。
第六步:退(补)税
如存在多预缴税款,可选择【申请退税】。
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费用有哪些?
1、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在当代社会对于个人所得税这一块是必须要进行缴纳的,但是个人所得税不会重复的来进行征收,如果确实是因为错误的缴纳税所导致重复征收,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可以申请个人所得税的退税。法律当中予以支持。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建筑工程危险源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是什么?
建筑工程危险源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是什么一、建筑工程危险管理制度的产生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生产劳动密......
·土地使用权共有人份额怎样确定
土地使用权共有人份额怎样确定在我国,国家规定了土地使用权的相关制度,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正规途径来获取土地使用权。所以这也就导致了......
·用人单位违反的规定解除或者
用人单位违反的规定解除或者,依照本法第47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欠信用卡四万多还不上怎么办?
欠信用卡四万多还不上怎么办?不管欠款金额是否超出自己的偿还能力,实在还不起了,你都要还款。如果是那些已经办理过账单分期,但是连最低还款额都还不......
·如何区分值班和加班 节假日值班是否支付加班费
如何区分值班和加班节假日值班是否支付加班费值班和加班都是在非工作时间从事工作,例如:既有夜间加班也有夜间值班,既有假日值班,也有假日加班。两......
·退休工人死亡丧葬费还可以领取吗
退休工人死亡丧葬费还可以领取吗可以领取丧葬费的。因病去世属于非因工死亡的一种。退休职工非因工死亡,一般可以领取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或救济金,......
·房屋买卖契证和土地使用证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在买房的时候,会拿到房屋买卖契证和土地使用证,许多人对于这两个证的使用和区别不是很了解......
·继承权的主体为哪些人2023
继承权的主体为哪些人所谓继承权主体,也就是享有继承权、能行使继承权的主体。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
·网络婚姻是否属于出轨行为
在年轻一代中比较流行网络婚姻,这主要是指两人通过虚拟的网络进行交往、恋爱,之后结婚、生子。虽然当事人在现实中没有任何的出轨行为,但此时也会......
·合同到期怀孕能否辞退?
合同到期怀孕能否辞退?合同到期怀孕是不能辞退的。因为在员工怀孕期间,单位不得裁员,也不得以合同到期终止合同,需要等到员工哺乳期过后才能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