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姜春律师法律网
6.nj64.com
南京姜春律师电话13770831974

对于行政案件回避只能一次吗

对于行政案件回避只能一次吗?行政案件回避的次数没有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7条规定,回避有两种:当事人申请回避和审判人员主动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根据《最高法院解释》第47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 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审判人员主动回避是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回避的规定同时适用于其他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二、办案人员回避的方式有哪些?回避的方式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1)自行回避。查办案件的人员在接受承办案件任务时或在查办案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与本案具有规定需要回避的情形,应该主动提出不参加或不继续参加查办本案的请求。(2)申请回避。(3)指令回避。法律制度当中只规定了行政案件中需要回避的这些情形和回避的方式,而且作为审理行政案件的这些工作人员来讲,需要回避的话,这些工作人员通常都是主动提出回避的,在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回避以后,当事人认为其他有关人员也需要回避的话,仍然可以提出申请。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单方怎样解除收养关系?
      有的养父母收养孩子之后,有时候可能会因为种种的原因感情出现波动,生出嫌隙,这时候其中有一方可能就想解除收养的关系,但是可能缺乏法律知识,不知......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条件有哪些
      适用监视居住的必备条件监视居住的必备条件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监视居住作为取保候审的补充措施,即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


·宜昌醉驾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宜昌醉驾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构成醉驾的,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处拘役,一到六个月。原则上不对醉驾司机适用缓刑。醉酒驾驶行为对社会的危......


·事实劳动关系员工不签会怎样?
      在日常生活中,工作是每个人每天都需要去做的。事实劳动关系是每位即将工作还是已经在工作的人都需要去了解的,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时候需要咨询更......


·解除劳动合同法的程序具体?
      解除劳动合同法的程序具体有哪些(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


·行政处罚结案最短时间是多久?
      行政处罚是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作出比如罚款、警告等处罚行为。一般行政处罚的结案时间相对较短。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就会对立案和结案时间进行限制和......


·一、劳动合同中对于培训费用的约定是什么?
      一、劳动合同中对于培训费用的约定是什么?劳动合同中对于培训费用的约定是:岗前培训,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不得收费,更不得约定违约金和服务期;专......


·挪用公款罪时效是多久?挪用公款罪如何认定?
      刑事犯罪当中也有类似于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但这里称之为追诉时效,即只有在法定的追诉期内,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针对不同的犯罪,自......


·夫妻共同债务申请再审规定
      申请再审的主体必须合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提出申请再审的只能是原审中的当事人,即原审中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判决其承担义......


·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员包括哪些
      不负刑事责任的人员包括哪些1、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


·行政诉讼法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有哪些?一、行政诉讼法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姜春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770831974
13770831974
点击这里给姜春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