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担保公司要违约金是否是合法的
一、关于担保公司要违约金是否是合法的
违约金只要符合公序良俗原则的金额就是合法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违约金的含义
违约金是由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在违约方不履行合同时偿付给守约方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根据相关的法律来看,违约金可分为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法定违约金是指在一些法规中,明文规定的违约金比例或幅度范围;约定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自愿约定的违约金比例或数额。而法学理论界又从违约金的法律后果将违约金分为补偿性违约金和惩罚性违约金两种。支持补偿性违约金的学派认为违约金主要是为了弥补守约方受到的损失。持惩罚性观点的学者认为,违约金主要是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而事先约定的对违约方进行的一种惩罚。
违约金过高的处理方法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2003年4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16条规定:“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违约金是一种合法的合同违约赔偿形式,法律规定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就可以实现。事业单位合同到期需要员工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依照我国劳动法明文规定的,劳动合同是否续约需要用人单位在合同即将结束前一个月内向当事人进行确认是否要续签,需要双方的协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合同纠纷的解决途径
任何一种违约行为都可能引起合同纠纷。对于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
·无牌肇事逃逸该怎么判?
无牌驾驶本身就是违反交通道路安全法的,在此基础上,肇事逃逸罪加一等,法院的判决肯定会很重。根据相关的法律,无牌驾驶并且肇事的情况下,一般要判......
·领证怎么才能婚姻无效?
领证怎么才能婚姻无效?一、领证怎么才能婚姻无效??1、必须具有法定情形:?(1)重婚的;?(2)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3)婚前患有医学上......
·遗嘱继承公证需要哪些材料
遗嘱继承公证需要哪些材料所谓公证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遗嘱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
·劳动合同签订者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签订者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也会出现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况。那么变更劳动合同......
·女方被家庭暴力如何处理
女方被家庭暴力如何处理1、社会救助: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2、......
·在我国寻衅滋事网逃怎么下网?
公安机关也是在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以后才会对已经确认的犯罪嫌疑人在网上通缉的,网络通缉的传播速度肯定是非常快的。所以有些寻衅滋事的犯罪嫌疑人在......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有哪些不同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有哪些不同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主要是: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
·公司辞退工伤员工怎么赔偿
公司辞退工伤员工怎么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支付经......
·土地征收时,如何判断“征地公告”是否合法?
土地征收时,如何判断“征地公告”是否合法? 一、土地征收时,如何判断“征地公告”是否合法? 依据我国征收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判断征地公......
·重婚无过错方可以请求赔偿吗
重婚无过错方可以请求赔偿吗?1、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因此,即使被告被判处重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