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姜春律师法律网
6.nj64.com
南京姜春律师电话13770831974

交通肇事逃逸有罚款吗?

交通肇事逃逸有罚款吗?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这里所说"责任"是指民事责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赔偿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由于当事人逃逸导致事故现场遭到破坏,使交管部门对事故责任难以认定,首先推定其有过错,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若其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才可减轻其责任,这方面也加重了逃逸人的举证责任。二、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怎么判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三、交通肇事逃逸主观表现是什么?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综上所述,一些驾驶人在发生事故后逃逸,只要有这样的行为,即使是自首也不能逃脱法律制裁。对于触犯治安管理法的,交警会处以驾驶人罚款并吊销驾驶证。而肇事逃逸严重的话,会触犯交通肇事罪,这样性质就严重了,最坏的后果可能是坐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夫妻生活协议书该怎么写?
      在当今社会中,夫妻生活协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协议。夫妻结婚后可能因为对财产的分隔、家庭责任的分担等各种情况需要通过订立夫妻生活协议书的方式来......


·刑法中关于股票诈骗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
      刑法中关于股票诈骗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一、刑法中关于股票诈骗罪的立案规定是什么?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


·在哪些情况下单位可以辞退员工
      一、在哪些情况下单位可以辞退员工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第2条规定,企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仍然无效......


·医疗事故鉴定管理办法
      医疗事故鉴定管理办法全文我国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管理办法,其实就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这个规定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相关内容作出了规定,包......


·养子抢走继承权应该要怎么办?
      养子抢走继承权就要看被继承者是否立遗嘱具体有说明是属于该养子获得,如果没有那么继承权是需要由平均的方式分配给各继承者的。而且养子与养父母的关......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要求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要求的相关规定有哪些?俗语说,要致富先修路,由此可见,道路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交通、信息、人流、物流聚集的地方。我国市政对道......


·当今这个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相当发达的社会,互联网有着使信息快速
      当今这个社会是一个互联网相当发达的社会,互联网有着使信息快速传播的性质,很多新闻、媒体都会利用互联网这一性质在互联网上发表内容,就连现在的政......


·很多公司认为公司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属于工伤,且伤残等级鉴定到
      很多公司认为公司员工在工作中受伤,属于工伤,且伤残等级鉴定到了一级以上,已无法正常在公司工作,就可以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殊不知这是触犯法律的......


·交通肇事逃逸无人伤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无人伤怎么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无人员伤亡,应当进行行政处罚,并且承担全部损失。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


·如何购买二手房
      如何购买二手房1、买方看房。2、买方产权调查。3、买卖双方商谈,买方交意向金。4、买卖双方签订合同。5、买方交付首期或履约定金。6、卖......


·夫妻婚前财产结婚多少年变共同财产?
      夫妻婚前财产结婚多少年变共同财产?夫妻婚前财产结婚多少年都不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在1993年最高法公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姜春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770831974
13770831974
点击这里给姜春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