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犯罪吗?
一、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犯罪吗?
构成了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七十二条规定,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是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穿戴军人服饰行骗,使用伪造的军人证件行骗,等等。
1、本罪的客体,是军队的良好威信及其正常活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行为。所谓招摇撞骗,是指假冒军人名义,进行炫耀,实施欺骗活动。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穿戴军人服饰行骗,使用伪造的军人证件行骗,等等。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所谓非法利益。既包括金钱、财物等物质利益,也包括荣誉待遇、异性的性爱等非物质利益。若行为人谋取的不是非法利益,例如,行为人为了顺利住宿或购买车船票而冒充军人的,单纯为了达到与他人结婚的目的而冒充军人的,等等,不构成本罪。
二、区分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这两种犯罪都表现为欺骗行为,而且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也可以如诈骗罪那样骗取财物,因而容易混淆。这两种犯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侵害的客体不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侵犯的客体主要是武装力量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
(2)行为手段不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军人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满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3)犯罪的主观目的有所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
(4)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的不同。法律要求,只有诈骗数额较大以上的公私财物的,才可构成诈骗罪;而对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构成并无数额较大的要求,这是因为,这种犯罪未必一定表现为诈骗财物,而有可能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现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决定的对武装力量的威信和正常活动的破坏。
有关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的犯罪事实认定和司法判决情况,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特别是对于量刑处理上,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标准来进行处理,对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应当在招摇撞骗的基础上从严从重进行惩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打架轻伤害不赔偿后果会怎样
打架轻伤害不赔偿后果会怎样轻微伤属于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形,这是法定不起诉的情形,也就是说肯定不会被判刑。但有可能违反治安管理......
·分手前送的财物可以要回吗
男女在恋爱阶段互相赠送财物的,这是很正常的。而有的人却在分手之后,要求对方返还自己之前赠送的财物。那么从法律角度分析,情侣之间分手前送的财......
·可撤销合同有哪几种 哪些是可撤销合同
可撤销合同有哪几种可撤销的合同又称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因意思表示不真实,法律规定享有撤销权的人通过行使撤销权而使已......
·安置房指标转让协议怎么写
安置房指标转让协议怎么写各地都存在着破旧的城区,为了城市建设的需要,当地政府会要求该地居民搬迁,并且在此处修建安置房,根据规定,安置房的房......
·刑事技术侦查特点有哪些
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刑事技术侦查在刑事案件侦查领域的应用有效帮助了侦查机关查清事实,并为指控犯罪嫌疑人提供了正要的证据依据。下面,我们经......
·夫妻个人如何起诉离婚?
夫妻个人如何起诉离婚?一、夫妻个人如何起诉离婚第一,写离婚起诉状如何写离婚起诉状呢?(一)在开头写明被告和原告的基本情况,具体是指姓名、......
·没有标的的民事诉讼案件如何收费?
没有标的的民事诉讼案件如何收费?没有标的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案件是在几百元左右,还有一种状况之下是,离婚类型的案件,它固定的每件事收取100元到......
·企业拆迁,想拿丰厚补偿,要做好哪些工作?
企业拆迁,想拿丰厚补偿,要做好哪些工作? 一、企业拆迁,想拿丰厚补偿,要做好哪些工作? 1、了解企业营业执照信息 重视自己的营业执......
·建筑安装工程设计合同
工程名称: 委托单位: 设计单位: 设计编号: 合同编号: ......
·贷款中介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贷款中介居间服务合同范本很多时候,我们在进行贷款时都会签订贷款中介居间服务合同,那么,这种合同的签订形式是什么样的呢?贷款中介居间服务合同的......
·离婚后一方将孩子改姓 对方诉请恢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五条规定:“自然人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