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案件追加被告人的条款是怎么规定的
一、自诉案件追加被告人的条款是怎么规定的?
自诉人明知有其他共同侵害人,但只对部分侵害人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视为自诉人对其他侵害人放弃告诉权利。判决宣告后自诉人又对其他共同侵害人就同一事实提起自诉的,人们法院不再受理。
可见,当自诉人不知道有其他共同侵害人时只对部分侵害人提起自诉的,人们法院受理后并不能据此就视为自诉人对其他侵害人放弃告诉权利。那么也就意味着自诉人仍享有对其他侵害人提起自诉的权利;即使在判决宣告后,自诉人仍可以对其他共同侵害人就同一事实提起自诉的,人们法院也应当受理。
二、自诉案件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四条 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第二百零六条 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本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三项规定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人民法院审理自诉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羁押的,适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未被羁押的,应当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
三、刑事自诉案件起诉状
1、自诉人(代为告诉人)、被告人的基本情况
应当写明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
2、指控的基本事实
应当写明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
3、具体的诉讼请求
应当写明指控的犯罪罪名和法律根据,要求民事赔偿的,应当写明具体的赔偿数额;
4、证据的名称来源
应当写明指控证据的名称和证据来源。有证人的,应当写明证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
5、落款
自诉状应当写明致送的人民法院和具状时间,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签名或盖章。
对两名以上被告人提出告诉的,应当按照被告人的人数提供自诉状副本。
简单来说,自诉案件当中的受害人如果想要追加被告人的话,最好是在第一次提起刑事自诉的时候,就确定了共同侵害人的具体身份信息,尽管随后还可以追加被告人,但是,受害者需要向法院证明自己当时不知道还有其他共同侵害人。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最新工程质保金的规定比例的规定是怎样的
最新工程质保金的规定比例的规定是怎样的?通常情况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施工方跟承包方关于工程质量都会有一个质保金,质保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工......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在我国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在当今这个社会,工作期间发生意外是时常发生的一件事情,众所周知,发生工伤之后,可以向单位申请赔偿的,当然在申请赔偿之前需要进行工伤的认定。但......
·受害人原谅入室盗窃能撤诉吗
一、取得受害人原谅入室盗窃能撤诉吗?民事方面可以撤诉,刑事方面警察不会撤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范围有哪些
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的范围有哪些?(一)证据调查依据《民事诉讼法》及《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接受民事案件当事人委托,调查......
·一、父母的财产珠宝俩兄弟怎样分配?
一、父母的财产珠宝俩兄弟怎样分配?父母的财产珠宝,有遗嘱的根据遗嘱分配,没有遗嘱的由兄弟之间协商分配,无法协商的可以诉讼解决。如果不存在遗嘱的......
·诽谤情节严重多少次构成诽谤罪?
在网络持续繁荣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因为互联网而发生了变革。而任何事物都是双面的,利弊同生。诽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变多了起来,更严重的则构......
·怎么让欠债不还的进监狱?
怎么让欠债不还的进监狱?一、欠债不还1、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法院会依法做出判决,胜诉之后,如果对方拒绝履行的,胜诉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
·司法机关监视居住最长多久
司法机关监视居住最长是多久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
·诈骗犯批捕后在看守所呆多久?
一、诈骗犯批捕后在看守所呆多久?诈骗犯被逮捕以后一般至少要在看守所关押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具体的羁押时间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
·社会抚养费到底归谁管交不起的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会有许多人会疑问社会抚养费到底归谁管交不起的怎么办?其实很多人不需要过分焦虑,因为在我国法律中对社会抚养费的缴纳、用处、程序等......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随意转让买卖?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因依法转让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而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必须向土地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