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越国边境故意伤害案件的审理时间是多久
一、偷越国边境故意伤害案件的审理时间是多久?
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八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常见的审限应当在三至六个月。
二、偷越国境的处罚
依照刑法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多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或者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人数众多的;
(三)造成被组织人重伤、死亡的;
(四)剥夺或者限制被组织人人身自由的;
(五)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检查的;
(六)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
(七)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二条:
为偷越国(边)境人员提供条件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偷越国(边)境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大概会被罚款或拘留了。
三、故意伤害罪的量刑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出境必须要通过合法的渠道和流程,像是这种偷偷组织别人偷越边界的行为,即使不构成犯罪也会被行政处罚的。当然了,在组织别人偷越边境的过程中又涉嫌故意伤害他人的话,这两种罪名不是可以相互吸收的,所以最终正常的数罪并罚就行了。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一、交通事故人伤护理费是怎样规定的?
一、交通事故人伤护理费是怎样规定的?交通事故人伤护理费是根据护理人员的平均的收入状况,还有就是护理的人数,具体的护理的期限来进行一个不同的判断......
·个人消费贷款种类有哪些
个人消费贷款种类有哪些?现在不仅有商业贷款还有个人消费贷款,可能很多人对个人消费贷款不是很熟悉,其实个人消费贷款很简单,它就像信用卡一样主要......
·行政拘留最长不能超过多少时间?
行政拘留最长不能超过多少时间?行政拘留指将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关在公安机关拘留所内,在我国行政拘留一般不超过十五天。如果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
·找法律援助律师要钱吗?
找法律援助律师要钱吗?案件当事人在提出希望得到法律援助的请求之后,人民法院会制定律师机构派遣律师处理案件,故而通过此种方式聘请的律师一般都......
·刑法中关于减刑的规定有哪些?
让犯罪人员服刑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惩罚犯罪人员,同时也为了教育犯罪人员,使他们可以通过服刑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在今后可以更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国家......
·一、女职工产前假的规定是什么?
一、女职工产前假的规定是什么?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
·股权转让是否可以使用现金交易
股权转让是否可以使用现金交易一、股权转让是否可以使用现金交易股权转让可以使用现金交易。股权加现金式置换是指除相互置换股权外,还需要支付一定......
·全部责任和无责任
全部责任和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交通事故的,该当事人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其他方当事人无责任:1、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
·印花税的征收方式包括了哪些
印花税的征收方式包括了哪些一、印花税的征收方式包括了哪些印花税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分别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一)从价计税情......
·两份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怎么认定?
两份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怎么认定?一、两份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怎么认定?以后订立的遗嘱为准,根据中国《继承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立有数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