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姜春律师法律网
6.nj64.com
南京姜春律师电话13770831974

次给付义务附随义务的区别是什么?

次给付义务附随义务的区别是什么?1、给付义务自始确定,并决定合同类型。附随义务则是随着合同关系的发展而不断形成的,它在任何合同关系中均可发生,不受特定合同类型的限制。2、给付义务构成双务合同的对待给付,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得拒绝自己的给付。附随义务原则上不属于对待给付,不能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3、不履行主给付义务,债权人得解除合同。不履行附随义务,债权人原则上不得解除合同,但可就其所受损害,依不完全履行的规定请求赔偿损失。当然,有些合同上的义务系究竟属于主给付义务还是附随义务,尚有争论。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受领买卖物的义务,是属于主给付义务还是附随义务,便有争论。二、具体情况次给付义务又称“第二次义务”,原给付义务在履行过程中,因特定事由演变而生的义务。原给付义务是指债的关系中原定的给付义务,又称为第一次给付义务,如名犬出卖合同中,交付名犬及其有关证件均为原给付义务。给付义务,包括主给付义务和从给付义务,可分为原给付义务和次给付义务。原给付义务,又称第一次给付义务,是指合同上原有的义务。如名马之出卖人交付该马并移转其所有权(主给付义务),交付该马的血统证明书(从给付义务),均为原给付义务。次给付义务,又称第二次给付义务,是原给付义务在履行过程中,因特殊事由演变而生的义务。它主要包括:(1)因原给付义务不能履行、逾期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而产生的损害赔偿义务;(2)合同解除时产生的回复原状义务。上述次给付义务系根基于合同关系,合同关系的内容虽因之而改变或扩张,但其同一性仍保持不变。合同关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发生给付义务,还会发生其他义务。对于次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的区别应当根据具体的义务认定情况而定,双方如果对次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的处理上存在矛盾和纠纷的,一般是需要按照合同中规定的违约情况来进行处理的, 造成严重的违法行为的,还需要追究法律责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民法总则137条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
      民法总则137条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一、《民法典》188条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第一百......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内容有哪些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内容有哪些在从开发商手里购买商品房的时候,最开始需要先签订认购书,然后交付购房定金,之后才是在约定时间内交付房款,然后签订......


·举报律师向哪个部门进行举报?
      举报律师向哪个部门进行举报?委托人对于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出现的违法和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可以向其执业的律师所,也可以到所在地的司法......


·不给抚养费怎么强制执行?
      不给抚养费怎么强制执行??根据《民法典》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


·共同财产侵权原告代理词应该怎样写?
      生活当中,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共同使用、共同支配。而在实际生活当中,往往存在着共同财产侵权现象,如有一方不满,或有一方有意离婚,那么......


·非法经营罪定罪量刑标准分别是什么
      定罪标准与量刑标准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对于一些行为,在达到了规定的定罪标准之后,才会认定相应的行为是构成了犯罪的,否则就不能按照刑事犯罪进行处......


·醉驾公务员是否开除公职公务员酒驾除了醉酒驾驶的处罚外
      醉驾公务员是否开除公职公务员酒驾除了醉酒驾驶的处罚外,原则上是会开除公职。公务员作为国家法律规范执行和制定的第一梯队人员,应该做好大家的榜样......


·因工出差开车发生事故是否工伤?
      因工出差开车发生事故是否工伤?一、因工出差开车发生事故是否工伤?因工出差开车发生事故不一定能够认定成为工伤,对用人单位而言,员工出差期间发......


·国家搬迁补偿方式有哪些
      国家搬迁补偿方式有哪些房屋搬迁补偿方式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相关规定房屋搬迁补偿方式有三种形式:货币补偿、产权置换、结合型补偿。1.货币补偿......


·一、什么情况算是房屋买卖违约行为?
      一、什么情况算是房屋买卖违约行为?(一)、新房中的违约在购买新房的过程中,签订购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没有借条起诉能吗
      没有借条是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的,但要注意:1、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已权益时起三年内向法院起诉。2、起诉的法院:应向被告(欠款人)所在地(户......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姜春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770831974
13770831974
点击这里给姜春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