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解除的条件
劳动者在行使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法定的程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遵守解除预告期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预告期是各国劳动立法的通行做法。劳动者在享有解除劳动合同自主权的同时,也应当遵守解除合同预告期,即应当提前三十天 通知用人单位才能有效,也就是说劳动者在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还应继续工作至少三十天,这样便于用人单位及时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保持劳动过程的连续性,确 保正常的工作秩序,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这样也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化。否则,将会构成违 法解除劳动合同,而将可能承担赔偿责任。2、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无论是劳动者还是用 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对方。因为这一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解除预告期的起算时间,也关系到劳动者的工资等利益,所以必须采用慎重 的方式来表达。本条还对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做了规定。试用期既是用人单位对新招收职工各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的期限,看劳动者是否具备 录用条件,也是新招收职工用以考察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是否符合劳动合同规定的选择期限。在试用期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处于一种不确定 状态,劳动者对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仍有选择的权利。为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现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与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介绍的实际情况不相 符合,或者发现自己不适于从事该工种工作,以及存在其他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劳动者无须任何理由,可以通知用人单位予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日通 知用人单位,以便用人单位安排人员接替其工作。
二、公司是否可以拒绝员工辞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明确赋予了职工辞职的权利,这种权利是绝对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无 须任何实质条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原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复函》也指出: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既是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超过30日,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用人单位应予以办理”。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的告诉您。虽然签署了劳动合同,但是如果想要离职的话,也是可以辞职的。这是国家劳动法对于劳动者的一种保障。其次就是如果需要离职的话,当然是要提前告知用人单位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一、店面转让协议的违约责任有哪些?
一、店面转让协议的违约责任有哪些?1、强制履行。《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
·河南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有几种?
现在我们国家的公司和企业非常的多,对于公司和企业的管理也是非常的麻烦,以为公司和企业的种类和大小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国家对于企业和公司是有着......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
一、概念及其构成擅自成立金融机构罪,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
·永丰县政府信息公开的政策是什么?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人民也越发关注政府信息,随着社会进步人民也开始渴望了解政府信息,现在政府信息公开化制度也越发完善,永丰县的居民相信也十分......
·涉嫌贩毒少量可以保释吗
涉嫌贩毒少量可以保释吗您都知道,贩毒罪是一项重罪,凡是涉及到这个罪名的量刑都十分严重的。那么涉嫌贩毒少量可以保释吗?下面就由的我们来给您详细的......
·前夫不愿意出抚养费怎么办?
前夫不愿意出抚养费怎么办?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
·免于起诉和不起诉的区别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不起诉和免予起诉都是人民检察院在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时所作出的决定。但由于两者适用的条件和性质不同,特别是免予起诉一词在......
·一、工伤认定书生效时间是多久?
一、工伤认定书生效时间是多久1、工伤认定书下达后,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15日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即可生效,申请行政复议,......
·离职入职可以同一天吗?
离职入职可以同一天吗?可以,没有相关规定禁止此类行为。《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二、离职......
·如何解决农村房屋买卖纠纷
随着农村房屋买卖的迅猛增加,因各种原因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而其中,尤以买卖合同纠纷居多。所以购房者需要具备一些解决纠纷的法律知识。那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