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姜春律师法律网
6.nj64.com
南京姜春律师电话13770831974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

法律规定你的某种权利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行使,超过这个期间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了。那么,债务纠纷受法律保护的时间为多长呢,也就是说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如果债权人没在诉讼时效内履行权利,诉讼时效届满有什么后果?要是你不清楚的话,可以一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长
  1、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2、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3、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没有写明还款日期是我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受最长20年保护期限的限制。
  二、诉讼时效届满有什么后果
  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审查认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时效已过的话,就不能判他胜诉。在法学上,将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3、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时效规定而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又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4、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以用来抵销其他债务。例如,甲欠乙一笔钱,而乙也欠甲一笔钱,甲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而乙的债权未过时效,这时,甲可以用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抵销欠乙的债务。5、诉讼时效期间同时适用于主债和从债。甲欠乙的钱,丙为甲的保证人,诉讼时效届满后,乙不能向甲要求偿还,也不能转而要求丙偿还。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之后,债权人应当了解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多长,在诉讼时效内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另外,债权人还应了解诉讼时效届满有什么后果。诉讼时效与还款期限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款期限届满债权人应当及时追债。建议债权人在借贷合同中约定好还款期限,也可以请律师审查一下合同内容,确保债务不要超过诉讼时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怎么起诉抚养权中的抚养费
      现在有很多夫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离婚的,虽然解除了婚姻关系但是夫妻双方还是应该履行抚养孩子的义务。离婚后,只有一方才能拥有孩子的抚养权,......


·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区别?
      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区别?证据往往伴随着案件的发生来形成,证据对于事实的证明一般是静态的。因此也被称为“哑巴证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


·公务员借调工资福利如何规定?
      借调其实不难,因为借调属于临时帮助工作,人事关系不动还正在原来单位,要区分借调与调动的关系。相信借调人员普遍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公务员借调工资......


·保证人不承担责任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保证人不承担责任的五种情形有哪些1、超出“保证责任期限”不担责担保也有“保质期”,法律条文中对这个保质期叫“保证期间”。逾此期限,债权人未提起......


·私家车划痕险第二年可以买吗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所以对于划痕险的购买是实际的必须,那么,私家车划痕险第二年可以买吗,在理论上划痕险是可以第二年购买的,对于......


·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同时支付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金吗?
      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同时支付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金吗?代通知金不是法律术语,是人们的一种习惯说法。所谓代通知金,是指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提前......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偿还欠款怎么处理?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偿还欠款怎么处理?债权人参与分配的条件参与分配是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未参加执行程序的......


·被绑架后如何自救
      绝大多数犯罪分子实施绑架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被害人的家属勒索财物,一般来讲是不会图命的。但此时受害人也要知道在被绑架后如何自救,如果一味的坐以待......


·诉讼离婚二次起诉一定判离吗
      在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不准许离的情况下,当事人可能就会开始进行第二次起诉离婚。那诉讼离婚二次起诉就一定会判决夫妻离婚吗?而法律中规定的第二次起诉......


·办理失业补助金需要什么资料
      领取失业补助金需要满足的条件是: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的;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3、已办理失......


·寻衅滋事罪致人死亡该怎么处罚
      在寻衅滋事行为当中,往往会伴随着殴打伤害行为,这个时候就有可能一不小心导致被害人的死亡。那在寻衅滋事罪致人死亡的情况下,自然对行为人的处罚也......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姜春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770831974
13770831974
点击这里给姜春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