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一顺位的监护人?
第一顺位的监护人是谁?想必好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第一顺位继承人不一定是父母。当父母死亡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第一顺位继承人可能是祖父母或者是其他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亲属,如兄弟、表亲等。监护权是一种代理权,必须保证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如果监护人有明显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时候,是不能成为监护人的。
一、监护的目的。监护制度的目的有二 :
(1) 保护民事行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监护人代替或者协助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可以补充被监护人行为能力的不足,满足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2)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通过对被监护人的管教和约束,防止和避免其实施不法行为,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2.监护的性质。监护纯粹是一种职责,一种义务。不可否认,监护人的确享有一定的权利(如代理权〉,但这只是为了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的方便,法律才陚予监护人一定的权利。严格地讲,法律赋予监护人的这些权利,只不过徒具权利的名称,最多只能称为权限。《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关于监护的规定,并未赋予监护人任何利益,而只课以沉重的负担。因此,找监护人难一直是困扰法院的老大难问题。监护中包含一定的权利本身并不能改变其义务的性质。在现代法律中,监护只是为保护被监护人利益的一种社会公益性的职责, 是以尽义务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公职。
3.我国民事立法采用了广义上的监护含义,未明确区分亲权与监护,《民法典》对监护制度做了原则性的规定,规定了两种监护制度:一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二是精神病人的监护。
监护机关法律问题解读 监护机关是行使监护职能的自然人或组织。监护机关的完备是实现监护立法目的的组织保障。各种监护机关的互相配合与互相制约保障着监护任务的完成和被监护人不受侵客。
二、监护机关分为如下职能部门:
1.监护权力机关。负责任免、更换监护人,并就监护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如被监护人的就学、就业、送入限制自由场所、重要财产处分等)作出决定。依《民法典》的规定,监护权力机关为被监护人的所在单位、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 (村)民委员会、人民法院。在就担任监护人事项发生争议时,所在单位、居(村〉民委员会有权在被监护人的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有人对上述机关的指定不服时,法院有权进行裁决;此外,可根据有关人员或有关单位的申请,撤换监护人。上述两类机构共同构成监护权力机关,负责不同层次的监护事项的决策。
2.监护监督机关。负贲对监护人的活动进行 监督,以确保被监护人的利益。《民法典》未明确具体的监护监督机关,对监护活动没有国家公 权力的介入和监督的规定,是监护立法的一大缺陷。为了加强对监护的监督管理,有必要扩大居 (村)民委员会在监护中的职能,使其不仅在就任 监护发生争议时指定监护人,而且使其承担监督 监护人的职能。如果发现监护人不胜任或有违反 其职责的行为,居(村)民委员会可责令监护人予以纠正或向法院报告,由法院撤销其监护人资 格。其有利之处在于,居(村)民委员会就设在 被监护人的住所地,最了解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情况,便于迅速采取行动。由居(村)民委员会 承担一些监督职能,还可减轻法院的负担。
3。监护执行机关,即监护人,负责具体执行监护亊务。《民法典》规定了下列人可以为监护人:被监护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经批准的愿意担任监护人的其他亲属、朋友。同时规定了下列组织可以为监护人: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和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以下简称为所在单位未成 年人和精神病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
4,监护保障机关。在被监护人无财产或财产不足,又无对其负扶养义务的亲属时,由其负责被监护人的生活费用并支付监护人报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监护保障机关宜由民政部门担任。
三、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
依照《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四、法定监护人的设立
法定监护人的设立,依其方式,可以划分为当然设立、协议设立和公权力指定设立。
1.当然设立,指第一顺序人全体作监护人。
2,协议设立,可分四种情况:当第一顺序人为二人以上时,经其协议,只由其中一部分人作监护人。经各顺序人协议,由第二顺序人作监护人。经精神病人监护人各顺序人协议,只由第三顺序人或第四顺序人作监护人。经各顺序人协议,由各顺序人共同作监护人。
3。公权力指定设立,即由主管组织指定监护人的设立方式。其要件为:
(1)不能依照当然设立和协议设程序产生监护人,尤其对于何人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情况。由主管组织指定。关于主管组织,《民法典》规定是未成年人父、 母所在单位(当夂母不在同一单位时,则由两个有资格指定的机关指定〉,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在为精神病人指定监护人时,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员会。指定单位为解决监护争议依法指定监护人时,只需将指定结果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 通知被指定人,该指定即成立,被指定人应依法承担监护人的职责。但是,主管组织的指定,不是终局性的。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诉诸法院裁判。
如果被指定人对该指定不服的,应当在接到指定通知的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被指定人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有关指定监护人的原则采取特别程序进行审理,依法作出维持或者撤销指定监护人的判决。如果判决是撤销原指定的,可以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法院为指定监护时,原则上应依顺序并同时考虑是否对被监护人有利。前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无监护能力或者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被监护人有利的原则从后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择优确定。被监护人有识别能力的,应视情况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监护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民法典》第27条第3款或者第28条第2款的规定,由有关组织予以指定。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一顺位的监护人不一定是获得监护权的亲属。究竟谁获得监护权应该以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为原则。谁对被监护人的生活最有利,谁最有可能获得监护权。具体应该根据亲属意见,以及法院意见来裁定到底谁应获得监护权。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可变更合同的种类
可变更合同的种类一、什么叫可变更合同?可变更合同在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里称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可变更事由有以下:①欺诈。故意......
·男方有权要回抚养权吗?怎么要回孩子的抚养权
很多夫妻在离婚的时候可能会协商约定孩子的抚养权归女方,而日后男方直接支付孩子抚养费。但在离婚之后,可能出现男方后悔的情况,此时就想要要回孩子......
·死亡1人安全事故后果是什么?
死亡1人安全事故后果是什么?一、死亡1人安全事故后果是什么?死亡1人安全事故的后果,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描述:在......
·一、农村家庭土地财产分割的原则是什么?
一、农村家庭土地财产分割的原则是什么?农村家庭土地财产分割的原则是:宅基地属按户申请,所有申请人享有平等权利。正确确认家庭成员每个人的房屋......
·补办身份证的程序是什么
许多朋友的身份证到期以后就需要到派出所进行办理,但是也有一些朋友的身份证丢失,补办身份证的。补办身份证有着严格的办理程序,此外还要准备好所有......
·如何起诉维护探视权的费用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孩子是夫妻双方在离婚过程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孩子抚养权争夺的案例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离婚后对自己孩子依依不舍,在法规中也对孩子抚养权......
·挪用公款能判多少年6百6拾万
挪用公款6百6拾万属于数额巨大,至少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
·故意伤害罪能否判处缓刑?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根据伤害后果不同(分为轻伤、重伤与伤害致人死亡三种情形),量刑也有所不同。根据故意伤害罪的量刑......
·怎样变更子女抚养权,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条件有哪些?
怎样变更子女抚养权,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条件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有相关规定,可以作为......
·怎么才能避免二手房卖方反悔
怎么才能避免二手房卖方反悔1、买方在签约时要求业主本人当面在买卖协议上签名,签名人数以房产证上的姓名为准,如果房产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