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和醉驾的判断标准
1、饮酒驾车饮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计算,一般情况下饮用350mL(约相当于1小瓶)啤酒或半两白酒(20ml)后,血液酒精浓度就可达到0.02(20mg/100ML),即达到饮酒驾驶的处罚条件。按照新交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记6分。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法律处罚更加严厉:饮酒后驾车,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记12分。2、醉酒驾车醉酒驾车判断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80毫克的驾驶员即为酒后驾车,80毫克以上认定为醉酒驾车。吹气检测不纳入醉驾鉴定。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作出具鉴定结论。
二、酒驾和醉驾处罚新规定
1、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2、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3、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4、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5、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醉驾吹出浓度101.6 处罚吗?,酒精浓度101.6已经超过醉驾标准,所以驾驶者一定会收到处罚,处罚为吊销驾驶证,5年以内不可以重新考取驾驶证。生命可贵,望您不要喝酒驾驶车辆。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本站欢迎您来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老婆出轨离婚孩子归谁可以探视吗,抚养权判定条件
婚姻中如果有一方存在出轨问题的话,一般这段感情都是无法进行下去的,这时候就会涉及到离婚问题和孩子的抚养权问题,过失方一般在财产的分割上会受到......
·电话录音的证据效力是什么?
电话录音的功能虽然您并不常用,但是在关键的时候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遇到案件的处理的时候,一般的电话录音是可以当做证据的一种的,所以电......
·女职工在三八妇女节上班算加班吗
女职工在三八妇女节上班算加班吗关于“妇女节”的权益,出自国务院出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三条规定,三八妇女节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
·监视居住期间能不能折抵刑期
监视居住期间能不能折抵刑期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采取监视居住的,监视居住期间不能折抵刑期;但是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应当折抵刑期。根据《刑事......
·双流县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
双流县征地补偿标准是多少?一、土地补偿、安置补助等费用标准在严格执行《双流县征地补偿安置办法》(双府函〔2001〕65号)和《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一、交通事故人伤打官司诉讼费由谁承担?
一、交通事故人伤打官司诉讼费由谁承担?交通事故案件中,被告为肇事方和保险公司。但是,法律规定保险公司只是代替肇事方向伤者承担赔偿责任,而根据肇......
·离婚抚养权归属的判定方法是什么?
离婚抚养权归属的判定方法是什么?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
·过失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过失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吗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
·丧偶孩子抚养权问题要如何解决
孩子抚养权的问题一直以来在分裂的家庭中,不管是离婚家庭,还是丧偶的单亲家庭中,都是一个最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那么对于丧偶孩子抚养权问题,我们......
·因疫情原因被辞退是否有补偿?
因疫情原因被辞退是否有补偿?一、因疫情原因被辞退是否有补偿因疫情原因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
·对工伤待遇纠纷仲裁不服可以起诉吗?
对工伤待遇纠纷仲裁不服可以起诉吗?根据《民事诉讼法》、《工伤保险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的规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