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时效
所谓时效,指权利人在法定时间内不行使权利,丧失请求执法机关以法定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权利。在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中,规定对身体受到了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参照民法的规定,《劳动法》规定申请认定工伤的时效为一年,即工伤职工或者其、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法》第三条、第四条和《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对工伤认定的时效是一致的即: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这就是说,未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工伤鉴定,可能丧失享受工伤待遇的权利,因此,应当在规定的时间里,由企业或职工家属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中同样还有如下规定: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但这个规定的具体含义模棱两可,在现实生活中不便操作。假如用人单位拒绝承担上述费用,则意味着劳动争议的产生。有关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劳动法》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二、工伤理赔程序是怎样的
企业参保职工因工伤残或死亡的,按下列程序办理:1、参保职工在工作地点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企业应在三日之内向当地社保机构报告,并领取填报《职工工伤(亡)认定申请表》,报送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设在当地劳动局)认定。2、企业接到劳动鉴定结论通知书与医疗终结通知书后,应填报《企业职工工伤(亡)保险待遇审批表》,并附医院治疗医嘱单和本人病历及医疗费用单据(原件)或相关资料送社保公司办理理赔。3、每月20日-30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
工伤鉴定是否有时效性这一问题可以明确的说明是有的。但是用人单位是要在一个月内提交申请,但是劳动者是可以在受伤之日起的一年内申请,如果超过时限,是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了。所以这点请您注意,以免过了期限,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个人利益的损失。希望以上内容能给您带来帮助。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欠条与借条的区别有哪些
借条和欠条,貌似大家都很熟悉,互相借钱,这是我们朋友、同事或者朋友间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不会写借条或欠条(俗称打条子),但对一些......
·不属于工伤死亡单位应该怎么处理?
不属于工伤死亡单位应该怎么处理?一、不属于工伤死亡单位应该怎么处理?1.丧葬费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2个月。2.一次性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
·非机动车逆向行驶怎么处罚?
现在不少人上班骑电动车,这属于非机动车,应该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不得行驶到机动车道。并且,车主要靠右行驶,不得逆行,不然的话会给城市道路安全带......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具备的哪些条件?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具备的哪些条件?一、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平等的民商事主体表示愿意将他们之间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争议,提请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
·医疗事故鉴定大概需要多久有结果
医疗事故鉴定大概需要多久有结果医疗事故鉴定一般要是现在申请鉴定,那么医学会正式受理后60日内应该拿到鉴定书。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
·文化类企业融资的特点是什么?
一、文化类企业融资的特点是什么?(一)轻型资产比重高,取得贷款困难从传统的投融资而言,企业将机器设备、房屋、产品、土地等不动产抵押以取得......
·人们签订居间合同注意事项主要有哪几点?
人们签订居间合同注意事项主要有哪几点?在城市里奋斗打拼的人民总会遇到租房的烦恼,不仅是因为程序复杂,房源信息也是不太容易获取。因此,寻求中介......
·一、老人去世以后遗产怎么分配?
一、老人去世以后遗产怎么分配?老人去世以后遗产原则上平均分配,此时先确定遗产的范围,然后各位可以继承老人遗产的主体,协商出一个具体的瓜分老人......
·无故被辞退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无故被辞退赔偿标准是怎样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