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费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
上海抚养费最新规定是什么?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抚育费、赡养费等案件若干问题的研究纪要一.夫妻离婚时确定给付子女抚育费用的一方,因经济发生变化,要求减少给付子女抚育费的,可以子女及另一方为被告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根据离婚后双方的经济状况和子女的实际需要,重新确定抚育费的分担。二.夫妻离婚后,一方或双方下岗、待业等,收入偏低,按其月总收入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比例付给抚育费不能满足子女实际需要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据子女生活和教育的实际需要,酌情确定抚育费的数额。三.抚育费的给付期限,应计算至子女十八周岁止。子女年满十八周岁仍不能独立生活,确需父母给付必要的生活费、教育费的,应另行起诉。人民法院可视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判决。在校就读的成年子女,其父母确无给付能力,本人又能通过申请助学贷款等方式维持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其父母可以不再承担其生活费、教育费。成年子女有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没有特殊情况而要求父母给付生活费的,人民法院可不予支持。离婚诉讼涉及未独立生活具有完全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生活教育所需要费用的,应由成年子女起诉,不应合并审理。四.老年人有受赡养扶助的权利。负有赡养义务的成年子女及其他赡养人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并应随着赡养义务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提高对老年人的赡养标准。老年人赡养标准一般不低于城镇居民生活保障线。老年人有基本生活费需要得不到保障,要求子女及其他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老年人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且子女等经济收入尚不富裕,而要求子女等再承担给付赡养费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老年人因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不能报销,要求子女及其他赡养人共同负担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五.夫妻离婚后,一方因对方擅自将子女原来的姓改为对方的姓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于一方擅自将子女的姓氏改为继父(母)或他人的姓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当然每个省都有它自己对抚养费的规定。我们今天只给您总结了一下上海抚养费的一系列规定。当然这只是法律方面的硬性规定,现实生活中可能您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对于抚养费的问题,涉及的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在参照法律的前提下,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未成年犯罪五以上会有案底吗
有案底。《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第四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也即: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远期信用证的风险怎么防范
远期信用证的风险怎么防范(一)按制度办事,从严审查远期证业务。防范风险的关键在于开证行严格按照内部规章制度对开证申请人做全面的审查:1、审查......
·缓刑和拘役合并执行还需要坐牢吗?
缓刑和拘役合并执行还需要坐牢吗?缓刑和拘役合并执行有可能就不需要坐牢了,拘留来说如果是同时判决拘役、缓刑八个月的处罚,只要在缓刑考验期内不出事......
·法院执行局办案流程是怎样的
?法院执行局办案流程是怎样的“执行难”曾经是我国司法的痛点,当一个案件好不容易走完了繁琐的诉讼流程,等到请求法院执行局强制执行的时候,法院执行......
·我们的产品商标被人抢注了怎么办?
我们的产品商标被人抢注了怎么办?产品商标被人抢注了之后可以可以向注册人提出异议或宣告无效。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
·一般案件受理后多长时间开庭
一般案件受理后多长时间开庭法院受理后一般在20日内开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
·刑事诉讼法地域管辖方面是怎么规定的?
刑事案件在侦查、审理阶段,由公安机关、检察院及法院共同完成。同民事诉讼一样,刑事诉讼同样有管辖之说,只有具备管辖权的法院才能审理案件,并作出......
·我国规定女的多少岁退休
我国女的多少岁退休1、正常情况下:女性干部身份为55周岁,女性工人身份为50周岁。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党政机关......
·厦门医保怎么报销?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个人收入达到了一定数额,就有依法进行个税申报的义务,个税申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网上申报、邮寄申报、直接去税务......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法条是怎么规定的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法条是怎么规定的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法条是怎么规定的?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