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职时需要办理相关手续。先填写员工档案表
1、 办理报到手续。
(1) 人力资源部接收新员工复试通过证明及相关个人资料。
(2) 新员工填写《员工档案表》及有关表格,
(3) 人力资源部签发《报到通知书》。
2、 通知用人部门接领新员工。
3、 新员工凭《报到通知书》到库房领用工号牌、工作服、更衣柜钥匙等相关物件。
4、 人力资源部将新员工资料归档,并输入电脑。
5、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
6、 由用人部门和人力资源部一起对新员工进行转正考核。
7、入职审批
一个新员工的入职是需要领导审批的。往往有些时候,领带没有直接参与决策招贤纳士工作,将任务给部门或者人事部门。员工入职的时候,这时就要向领导审批了,比如说该人员的个人情况、薪资待遇、就任岗位等。一搬这样操作的目的也是让领导知道一下这个事情,但却必不可少。
方式方法:口头汇报或审批表等方式
8、合同签订
新员工入职公司必须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具体可以参考《劳动法》。一般刚进公司属于试用期,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即可。试用期期限也可参考《劳动法》。合同的版本各公司不尽相同。有的公司因为涉及到信息保密等事宜,则根据公司具体要求而签订保密协议等,但都必须依法签订合同或协议。
方式方法:书面签订相应合同或协议留档
9、入职介绍
新员工入职,一开始肯定不熟悉公司同事以及环境,同样的,公司大部分同事也不熟悉这位新同事。这时候,公司就要做一个桥梁,给两者之间一个认识的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讲,公司在新员工入职后需要做入职介绍,一方面将新员工以及新员工工作的岗位介绍给同事们,另一方面要将公司的同事以及公司部门、环境等简单地介绍给新员工认识下,以便双方能更快适应。
方式方法:当面介绍、发布入职信息、口头描述等
10、合同上面要写清楚试用期,工资等情况:
写清楚工资的发放情况,才能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到时候要是有欠薪或者不给支付薪水的情况发生,就可以拿着协议去打官司来赢得自己该得的费用。
11、要是有什么不合法条款拒绝签订协议:
要是公司有抵押,有扣押,有保管毕业证等行为,都是不符合劳动法的,所以你可以起诉这个公司,拒绝签订这样不公平的劳动协议,才能让你更好的得到合法权益。
以上说明了新员工入职需要办理的手续。新员工开始要经过人力部介绍,给公司和其他员工搭建一个熟悉和沟通的桥梁,还可以发布入职信息等。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看清楚工资待遇问题,若有不符合劳动法的情况可以拒签。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查封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是什么?
查封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是什么?查封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是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的,可以中断诉讼时效: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了......
·未签劳动合同几年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现在绝大部分企业和职工签订的合同都是有期限的,短则一年,长则五六年。在合同到期后,双方针对是否续签进行协商。在职工到企业干活的当天,企业就应......
·寻衅滋事30天当天能放人吗
不一定。公安提请批准逮捕的最长期限为三十天,检察院审查批准的期限为七日,所以在37天内没有做出逮捕决定很正常。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
·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的条件是什么?
众所周知我国的法律化程度在不断的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同时我国的法律也在不断的人性化......
·离婚财产什么时候过户?
离婚财产什么时候过户?离婚财产离婚手续完成后的两年的时间内过户,至离婚房产是有执行时效的,通常为期限为2年。若一方直接起诉要求另一方履行离婚协......
·上海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及缴纳比例是多少?
五险一金作为劳动者基本福利之一,对劳动者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由于我国国土广阔,不同地区五险一金的缴纳基数和比例也是不同的。那么,上海五......
·公司能强迫劳动者加班吗?
公司能强迫劳动者加班吗?一、公司能强迫劳动者加班吗?《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如何确定
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如何确定1、医患双方共同委托鉴定的如果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医疗纠纷的,并且协商一致,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来确定是否构成医疗......
·丈夫送给情人的财物是否可以要回
在现代社会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婚姻的一方有外遇,并且为了哄情人高兴而将属于夫妻共同的财产赠与给她。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丈夫送给情......
·婚后父母赠与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后父母赠与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给出了明确的答复。其中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