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並頂包负什么法律责任?
我们您都知道,现在酒驾查得越来越严厉,很多司机在醉酒后驾驶辆,当遇到交警检查后,则选择让他人顶替,那么,醉酒驾驶並頂包负什么法律责任?如果并交警查出,顶包人需要承担妨碍执行公务的责任,并且承担一定的赔偿或者拘留。
找人顶包和替人顶包的法律责任找人顶包的法律责任在出现“顶包”行为的中,绝大多数驾驶员会先选择驾车逃逸,再请他人来处理事故。而严重的话,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没有驾车离开现场,找人顶替本身就是一种主观逃避事故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逃逸,若构成犯罪,适用肇事后逃逸的情节予以量刑。交通事故后找人“顶包”不但可能构成,还有可能构成,肇事者是出于,明知自己犯法但为逃避法律追究仍积极实施妨害作证行为。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事故替人顶包的法律责任替人“顶包”的别以为自己没肇事就能置之事外。根据刑法规定,明知对方犯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包庇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论处。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並頂包负什么法律责任?为他人顶包属于违法行为,尽管犯罪情节较轻,但是妨碍交警执行公务,依然要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要进行拘留。因此,我们也劝告各位,不要因为情面而包庇他人,这是对社会公众的不尊重。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办理按揭贷款需要提供的资料:
办理按揭贷款需要提供的资料:1、申请人和配偶的身份证、户口原件及复印件3份(如申请人与配偶不属于同一户口的需另附婚姻关系证明;如果单身需提供单身......
·离婚必读20条法律知识有哪些?
离婚必读20条法律知识有哪些??1、哪些婚姻是可撤销的婚姻?婚姻法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一、最新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是多久?
一、最新劳动法规定工作时间是多久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
·合同必须是书面的吗
?
合同必须是书面的吗?一、合同必须是书面的吗书面形式不是合同生效必须条件。合同订立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除非是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
·洗钱罪的行为方式包括什么
洗钱罪属于破坏金融管理的一种犯罪,同时也是一种故意犯罪。其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与其他犯罪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那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洗......
·房地产转让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进行房地产转让其实也就是买卖房地产,由于房地产属于价值比较大的财物,因此在进行交易转让的时候,就有很多需要当事人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的保......
·根据民法的规定民法的抗辩权包括哪些?
根据民法的规定民法的抗辩权包括哪些?在当今这个社会,抗辩权指的是当他人请求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可以拒绝他请求的一种抗辩的权利。在我们的现实......
·检察院下量刑书后多久开庭?
检察院下量刑书后多久开庭?一般在下量刑建议后的两个月内开庭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
·欠债还不起应该拘留多长时间?
欠债还不起应该拘留多长时间?欠债还不起应该拘留本个月左右,欠债不还一般情况下不涉及犯罪不需要承担拘留的刑事责任。但若是涉及《民事诉讼法》中的拘......
·企业调整工作岗位时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一、调岗要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劳动者岗位调整要具有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具体依据;要符合岗位调整法律规定的情形或者合同约定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