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犯罪对象,没有直接证据能逮捕么?
一、没有直接证据能逮捕么?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2、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在刑事诉讼中,除公安机关依法拥有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以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3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证据链能否作为案件的证据?
目前我国刑诉法要求的是各类证据能够证明犯罪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作案人、作案方式、犯罪结果,且能 排除其他的一切合理性怀疑,才能视作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间接证据要能够互相印证,排除其他的合理性怀疑,锁定犯罪行为人的各个犯罪要素,才能认定为有罪。
三、在没有直接证据下间接证据符合哪些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五条 没有直接证据,但间接证据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1、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2、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
3、全案证据已经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
4、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
5、运用证据进行的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
综上所述,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可以根据间接证据逮捕犯罪嫌疑人,所以我们关于没有直接证据能逮捕么答复是肯定的。同样,在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如果直接证据缺失,相关证据能够组成完整证据链,法院也是可以进行审判的。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父母生前遗嘱怎么写才有效
父母生前遗嘱怎么写才有效父母生前在书写遗嘱时只要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书写的并且也遵循了既定的格式此时该遗嘱就会有效,《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
·员工离职扣代通知金的情况的依据是什么?
员工离职扣代通知金的情况的依据是什么?1、需要看是否给企业造成了损失2、如果员工没有通知企业立即走了,且没有给企业造成损失,企业是不能扣员工工......
·做别人公司法人怎样规避风险?
做别人公司法人怎样规避风险?一、做别人公司法人怎样规避风险1、在公司章程中对法定代表人职务权力尽可能予以约束,而将生产经营的决策权、管理权规定......
·管辖异议权应在什么时间提出
管辖异议权应在什么时间提出在民事案件开庭审理之前,被告可以向法院提起管辖权异议,但法律要求此时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那么您知道管辖异议权应在什......
·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书怎么写?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怎么认定?
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书怎么写?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怎么认定?一、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范文: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书甲方:乙方:甲方受乙方委托设计乙方厂房......
·长期公司债券利率是多少?
长期公司债券利率是多少?由于国家经济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市场,创办公司进行经营。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很多公司在经营的时候会面对资金的......
·民事诉讼再审法定情形有哪些
民事诉讼再审法定情形有哪些?民事诉讼再审法定情形有哪些1、《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法定情形有:(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
·注册资本如何认缴
公司注册认缴制度,不用再验资了,但是股东门要对所认缴的资本负有法律责任。认缴的不等于不缴,股东仍需要依照章程规定按期缴纳应该缴纳的注册资本。......
·购房者解除买卖合同情形有哪些
购房者解除买卖合同情形有哪些(一)开发商资质不全。开发商开发手续不全导致合同无效,依照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相关规定开发商必须证件齐全才......
·商标名称多一个字构成侵权吗?
商标名称多一个字构成侵权吗?并不构成侵犯,商标侵权即商标侵权行为,是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