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通知金赔偿是按什么标准来赔的?
按一个月的工资来赔偿;
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合同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的。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语,《劳动法》中没有“代通知金”的概念。是指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该提前一个月通知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一个月通知的,以给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替。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没有提前30天书面通知的,应当支付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代通知金与经济补偿金有哪些区别?
1、两者适用条件不同
代通知金支付的条件有三个,分别为不胜任工作解除、医疗期满解除、客观情形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只有在这三种情形下的解除,才有代通知金。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条件很多,上述三种情形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还有协商解除、法定裁员、员工被迫解除等诸多种情形。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条件包含了代通知金的支付条件,同时其范围更为宽泛。
2、两者的支付月数不同
代通知金为固定金额,是员工一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的具体月数跟员工在本公司的工龄有关。员工工作不满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作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之后一年按照补偿一个月的标准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所以代通知为固定的一个月,而经济补偿金则基本上遵循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补偿原则。
3、计算基数不同
代通知金的计算基数为员工离职之前的一个月工资,其不受三倍封顶限制;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为员工离职之前的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受三倍封顶限制。
比如一员工月薪五万元,在给此员工计算经济补偿金时,适用的基数就不应该是五万元,而应该按照北京市市平工资的三倍进行封顶计算,即12603元;而此员工的代通知金则应该是五万元,不应该受三倍封顶的限制。
在之前培训现场所做的调研中,发现最少有30%的HR会选择代通知金的计算基数以员工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之所以会选择这一错误的答案,其原因就在于混淆了代通知金与经济补偿金这两个概念。
综合上面所说,代通知金的赔偿是针对于用人单位没有提前通知劳动者就解除了劳动合同所支付的一笔赔偿费用,对于这笔费用的标准一般都劳动者上月的实际工资来进行计算,所以,用人单位想要解除合同的时候,必须要提前的通知对方,这样也会免于处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民事案件从开庭多长时间出判决书
民事案件从开庭多长时间出判决书1、法律对开庭后多久下判决没有规定,法律只对立案后多久下判决有相关的规定;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
·开发商交付房屋时要注意什么内容
开发商想购房者交付房屋,并不是简单的把房屋钥匙交给购房者就完了,此时需要购房者实际对房屋的质量进行验收,而要是发现质量有问题的话,则可以拒绝......
·中国刑法故意伤人罪有哪些规定?
在现实生活中,触犯刑法的条件不同,给被害人造成伤害的程度不同等,就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处结果。故意伤人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在我国......
·根据相关规定仲裁劳动关系需要什么材料?
根据相关规定仲裁劳动关系需要什么材料?需到工商局查询并打印出你所在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资料(一张纸),并加盖查询章,用以证明该用人单位的身份......
·未成年的抚养费是多少年
对于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父母是拥有一定的抚养义务的,并且不会受其父母离婚的影响,就算是不拥有抚养权的爸爸或是妈妈也不能逃避这个义务......
·离婚时能否将债务分配一方?
离婚时能否将债务分配一方?离婚时能将债务分配一方,在婚姻法的规定中,属于夫妻间共同的财产的,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
·法院一般都如何强制执行抚养费?
法院一般都如何强制执行抚养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
·一、公务员选调生可以随时辞职吗?
一、公务员选调生可以随时辞职吗?1、选调生是可以辞职的。在服务期内辞职的选调生,要跟当初选调你的那一级组织部门说明辞职情况的,找个正当的理由......
·专利侵权的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专利纠纷的时效为2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之日起计算。所谓“得知”,是指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确切发现和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
·企业股东能否是财务负责人
企业股东能否是财务负责人企业股东可以是财务负责人。《会计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对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从业资格作了明确规定:“担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