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了社会抚养费能退回吗?
不能。
按照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已征收社会抚养费的不予退回。
对于社会关注的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社会抚养费的去留问题,落实“全面两孩”政策的前提就是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而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要继续实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
2016年1月1日之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已经依法处理完成的,应当维持处理的决定;尚未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的,由各省市自治区结合实际依法依规、妥善处理。
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
(一)征收标准
1、提前生育(含婚前生育、未满生育间隔期生育、符合再生育条件未经审批生育子女的),按当事人双方上年收入总额的百分之六十至一倍征收。
2、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当事人双方上年收入总额的二至三倍征收。
3、多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按当事人双方上年收入总额的四至六倍征收。
4、多生育第三个及以上子女的,从重征收。
5、婚外生育一个子女的,按当事人双方上年收入总额的四至六倍收入。
6、婚外生育第二个以上子女的,从重征收。非法收养子女的,比照上述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征收标准测算
1、上年收入的界定。考虑到统计部门提供确切统计数据的时间,上年收入以统计部门公布数据为标准(如2010年执行“上年收入”就以2009年收入为标准)。
2、统计数据来源。根据统计职能划分,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县统计局提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统计局提供。
3、征收标准执行。当事人年收入低于统计标准的,按统计标准征收;高于统计标准的,可以以当事人双方有据可依的实际年纯收入倍数征收。
4、流动人口征收标准。无论是本县乡镇之间流动的当事人,还是外县流入本县的当事人,根据其身份,均按本县对应标准征收。
5、关于年度征收标准。每年元月1日前由县统计局和县人口计生局公布上年人均收入标准,元月1日起执行新年度标准。
法律法规的出台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但既往的处罚内容同样具备法律效力不会因新政策出台而改变,故而在二胎政策出台后就算太后悔交了社会抚养费也是无法退回的。虽然我国已经全面的放开二胎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消亡,那些未婚生子或已婚超生的同样会被征收社会抚养费。
社会抚养费是针对超生和未婚生子的人群来收费的,由于现在开放了生育二孩,但是我国的法律讲究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所以社会抚养费是没有退回之一说法的,并且社会抚养费并不会由于开放二孩而取消,它不是一个针对二孩的规定,而是针对于超生和未婚生育的规定。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如何办理私募基金备案,有什么条件
如何办理私募基金备案,有什么条件一、办理私募基金备案条件:1、名称应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允许达到规模的投资企业名称使用“投资基金”字......
·离婚协议公证找哪个单位
当婚姻发生了状况,走到了离婚这一步时,很多人对于离婚协议是否需要公证,到哪里公证,离婚协议公证找哪个单位等问题参赛了疑惑。下面,我们将带着你......
·去法院起诉离婚多久法院才判离婚
去法院起诉离婚多久法院才判离婚一般而言,法院审理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要求来做: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收到之日起15日......
·怎么收集刑事证据 刑事证据应该如何进行收集
收集证据是运用证据的首要工作,是分析研究案情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是判断、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定权和处理权。那在司......
·招标人如何合理终止招标?
当招标人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或者发出投标邀请书,就意味着正式启动招标程序,投标人会基于信赖筹备投标事宜和参与投标。但由于各种原因,招标......
·未过世放弃继承情形有哪些?
未过世放弃继承情形有哪些?未过世放弃继承情形有当事人在真实意思的表示日下所做出的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
·物业乱收费去哪里投诉
物业乱收费去哪里投诉一、物业乱收费去哪里投诉1、向物价局投诉,前期物业收费要经过物价局批准,物价局对物业公司执行收费规定,有权有义务监管。......
·奖励员工旅行如何能不算工伤?
奖励员工旅行如何能不算工伤?一、奖励员工旅行如何能不算工伤?奖励员工旅行认为单位列举证据不在工作时间即能不算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
·刑事案件证据种类有哪些
刑事案件证据种类有哪些不管是进行怎样的诉讼,其中想要获得有利判决的,当然要准备好足够充分的证据才行。不过,不同诉讼类型,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不......
·库房少货库管必须赔偿吗
不一定,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劳动者是否应该赔偿用人单位,这需要区别对待:1、劳动者故意造成的损失需要100%全额赔偿用人单位,比如故意破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