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不认为侵犯专利权
在下列五种情况下,任何人使用专利均不构成侵权:
(一)首次销售:专利权人制造、进口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进口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该产品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这一原则又称为“权利用尽原则”,它适用于合法投入市场的专利产品。
(二)善意侵权: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能证明其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此情况在学理上称为“善意侵权”,这里行为的范围仅限于“使用”和“销售”,对于制造或者进口,依照现行法行为人应当或者有义务知道其制造、进口的产品是否是专利产品。
(三)先行实施:对于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四)临时过境: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
(五)非营利实施: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构成侵犯专利权。其实质是,此种实施行为非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与专利权人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对专利权人的市场利益不会构成侵害。
二、如何收集专利侵权证据
收集证据、核查事实 一项专利权是否被他人侵犯,首先要查明是否有已构成侵权的事实,这些事实完全要靠证据来证明。因此,及时、全面地收集有关证据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应特别注意收集侵权的物证和书证。
物证--主要是侵权产品。侵权产品是十分重要的证据,而且它的取得也并不困难。
书证--一般应包括两个部分:
1、证明专利权人有专利权,如:专利证书、专利申请文件、专利实施许可或专利权转让合同书等;
2、证明侵权方实施了侵权行为,如:侵权方与他人的订货合同或转让合同、销售发票或销售产品说明书,技术对比文件等等。
在有些情况下,往往一两份有力的书证就可以认定侵权事实的存在。
随着国家对专利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对自己的专利加强了保护,这样做固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专利被他人侵犯。但在实际判断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时候,当事人还是应该了解清楚哪些行为不认为侵犯专利权,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家长打骂孩子算犯法吗?
家长打骂孩子算犯法吗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由于中国传统“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观念的影响,经常会有打骂孩子的情况发生。事实上,父......
·随着现在这个社会普法意识的增强
随着现在这个社会普法意识的增强,婚姻关系破裂后,双方通过起诉离婚的方式来结束关系的案件越来越多。只要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受理......
·工伤认定有什么范围
工伤即劳动者因工而受的伤,而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对于工伤的范围,法律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那么,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工伤认定有什么范围呢?......
·中断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
中断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
·当婚姻的道路走到了尽头
当婚姻的道路走到了尽头,与其继续徘徊不前,不如从此分道扬镳,重新寻找幸福。如果在婚姻关系过程中已经有了小孩,那么离婚对于小孩来说免不了会有所......
·侵害隐名股东救济方式是什么?
侵害隐名股东救济方式是什么?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也可以起诉处理。隐名股东是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
·离婚要离婚协议书吗
离婚要离婚协议书吗?由于我国规定的离婚方式分为了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不同的离婚方式下需要当事人准备的文书不同。而针对开头的问题,就需要区分不同......
·刑事案件安全事故处罚规定是什么?
刑事案件安全事故处罚规定是什么?刑事案件安全事故处罚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
·一、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支付?
一、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支付?不需要,劳务派遣员工被辞退,经济补偿金应由劳动派遣单位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
·商标侵权罪要判刑多久2023
商标侵权罪要判刑多久根据侵犯商标行为的不同,认定构成不同犯罪的,那对应的判刑标准也不一样。对于商标侵权,可能涉及到以下几种犯罪。(一)假注册商......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应具备的条件:第一,时间上当事人知道已经发生交通事故;第二,当事人主观上是为逃避法律责任(是否包括刑事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