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合同是否双方都有撤销权
1、在可撤销合同中,应该由合同的当事人一方主张撤销权。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2、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3、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二、相关法律知识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
2、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可以行使撤销权。
3、合同一方当事人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可以行使撤销权。
4、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实施或无偿、低价转让、处分其财产的行为,受损害的债权人有权行使撤销权。
5、上述第一、二两种情况,系无订立合同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相对人可以行使撤销权。第三种情形是违背意思表示真实原则,可行使撤销权。第四种情形是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可行使撤销权。所以,《合同法》规定可以行使撤销权的情况有4种,然而有些教科书和学者的理解上,只把上述第四种情况作为撤销权的行使,这是不完整的,导致审判实践中,理解发生分歧,适用法律产生矛盾。
6、《合同法》规定的上述四种撤销权的主体及行使条件分析来看,有其不同之处。
(1)行使主体有两种情况,一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包括上述第1、2、3种情况;二是合同以外的权利受损害的第三人,为上述第4种情况。
(2)实施撤销权的主体,必须以权利人的权利受损害或足以受损的权利人自己的名义申请行使。
(3)从行使撤销权的条件分析,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实施了损害或足以损害另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的行为。
综上所述,可撤销合同并不是双方都有撤销权,只有属于当事人的一方可以在对方违约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向法院提出撤销权。同时我们在提出撤销权的时候要注意合同是否属于可撤销合同,一些合同签订后是不能撤销的。当然,如果是被胁迫、欺诈签订的合同,当事人同样也是拥有着撤销权的。我们提醒,撤销权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使用,不是随意就能使用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投标保证金退不退,是否退还投标保证金
投标保证金退不退,是否退还投标保证金实践中,为了避免投标人在其投标被接受后对其投标书中规定的责任,撤销或者反悔的,规定在提交投标文件的同时还要......
·养殖违建可以强拆吗?
养殖违建可以强拆吗?一、养殖违建可以强拆吗?如果是违建,是不存在强拆的说法的,违建是可以依法拆除的。但可以索要补偿,拆除违法建筑也是可以要......
·上班时间排除他杀可以认定工伤吗
上班时间排除他杀可以认定工伤吗?上班时间排除他杀也不一定属于工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法定情形有七种:(一)在工作......
·醉酒开车出车祸同车人有责任吗
醉酒开车出车祸同车人有责任吗一、醉酒开车出车祸同车人有责任吗《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第3款规定,任何人不得强迫、指使、纵容驾驶人违反道路交......
·征地批文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吗?
征地批文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吗?一、征地批文属于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吗?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征地批文是属于征地信息的一种,是属于......
·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一般都有哪些
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一般都有哪些诉讼案件是很多的,您没有能力请律师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但是有的时候不一定是诉讼案件,就是普通的法律问题或者纠......
·侵权行为的概念是什么?
侵权行为的概念是什么??一、侵权行为的概念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侵害他人的财产或者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有哪些?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有哪些?上市公司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就会进行企业并购融资,是指并购企业为了兼并或收购企业而进行的融资,那么根据融资获得资金的......
·侵害姓名权的形式具体有哪些
侵害姓名权的形式具体有哪些所谓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权利。如今,姓名权受到不法侵害的......
·确认房主真实身份目前
确认房主真实身份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场存在一些中介公司,假借业主名义与购房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事后收到钱款,一走了之,购房人只落得“钱房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