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欠债不还的债权人怎么起诉
1、有确定的被告。
债权人起诉的首要条件是存在确定的被告。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应当起诉夫妻双方;债务人是公司的,需要审查股东是否出资不实、虚假出资、过桥出资、抽逃出资,股东有无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给债权人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应追加股东为被告。
2、准备充分的证据。
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在起诉或应诉时应向法院提交必要的证据,否则当事人的主张有可能得不到法院的支持,将承担败诉的后果。
3、选择管辖法院。
依照法律的规定,民事诉讼的管辖法院一般是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由于合同产生的债务,也可以在合同履行地法院立案。当事人应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院,以利于判决的执行。多个被告的,择其一被告选择对己方有利的法院。
4、书写民事起诉状。
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出的要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正裁判的书面诉讼请求。
二、追债起诉应提供哪些证据
1、提供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欠条或借贷合同等书面证据。没有书证的,应提供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时间、地点、金额,并提供无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或证据线索。
2、有担保人的,应提供担保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担保人是法人的,应提供法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及其住址。有担保协议的应提供书面担保协议或担保条款。
3、有抵押物的,应提供抵押物的名称、数量、价款数额、存放地点和保管人的姓名等证明材料。
4、提供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不完全履行义务的证明材料和在诉讼时效期间主张权利的证明材料。
5、关于共同被告的相应证据,如列夫其另一方为共同被告,应提交婚姻关系证明;股东出资不到位、抽逃出资、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的相应证据。
民间借贷中存在着诸多纠纷,例如借款文书不规范或干脆没有,导致文义含糊、不确切,利息约定不明确,有的干脆没有借条。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遇到各种纠纷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要是遇到债务人欠债不还的情况,债权人需要向法院起诉的话,可以参考上述的内容进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管辖权异议程序审查范围是怎样的
管辖权异议程序审查范围是怎样的《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
·欠款条怎么写法律生效?
欠款条怎么写法律生效?一、欠款条怎么写法律生效一个借条要想让它具有法律效力,应具备如下内容: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2、应写清......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未果能否认定立功
司法实践中,人们对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抓捕未果的行为能否认定立功,意见分歧较大。例如,周某某实施犯罪后投案自首,并主动要求协助公安机关抓捕其......
·土地使用权证书怎么办理
土地使用权证书怎么办理如今我国各种各样的法律制度已经越来越健全,在生活当中,如果您有什么纠纷的话,必须有着相应的依据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因......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委托方____(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____(以下简称乙方)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
·无合同的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上限是怎样的
无合同的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上限是怎样的一、无合同的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上限是怎样的(一)我们可以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规定内容如下:......
·一、如果交通事故协调不了对方全责怎么办?
一、如果交通事故协调不了对方全责怎么办?如果交通事故对方全责且协调不了的,可以起诉到法院进行合法的处理。具体情况下,可以找负责这起交通事故的交......
·精神病人隐瞒结婚婚姻无效?
精神病人隐瞒结婚婚姻无效?精神病人隐瞒结婚是否会导致婚姻无效,应当是根据具体的状况来进行判断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属于禁止结婚的......
·新婚姻法抚养权的规定是怎么样的?
新婚姻法抚养权的规定是怎么样的?一、新婚姻法抚养权的规定是怎么样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对方拒付抚养费该怎么办?
离婚后对方拒付抚养费该怎么办?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到原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当时当场领取离婚......
·非公有制经济职务犯罪的主体有几种?
一、非公有制经济职务犯罪的主体有几种?非公有制经济职务犯罪的主体有五种: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