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构成恶意透支
个月。若透支额虽没超过限额,但超过上述期限,经发卡行催收后仍未归还的,也构成犯罪。催收后行为人归还的期限为3个月。如果行为人未经催收自动归还或者在催收后归还透支款项的,不以犯罪处理,构成不当透支,承担相应民事责任。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恶意透支信用卡并不一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只是信用卡诈骗罪一个表现,另外在透支数额的认定上还要提醒您注意,透支犯罪数额是指全部透支金额,而非超过限额部分,透支犯罪数额是指透支金额本身,而不包括利息和罚息。二、恶意透支是否构成犯罪(一)我国法律规定,恶意透支信用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二)判断恶意透支要注意以下几点:1、持卡人为合法的持卡人。如果是盗用、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则构成盗用、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而不构成恶意透支行为。2、持卡人是故意不还款。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即透支人在透支前已明确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归还,但仍持卡消费或提现的行为。或者是有能力偿还的但在消费或提现后根本不想还的行为。是一种主观意识上的不愿意行为。对于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推定过程中一定要区别这种行为是主观上的恶意不归还,还是因为有合理的客观因素导致行为人不能归还的。这是区分恶意透支与善意透支的关键。3、恶意透支包括超过规定透支额度的透支、超过规定期限的透支以及经过催收仍然不还款三种情况。其中透支额度是指各发卡银行规定的持卡人可使用的个人信用担保短期贷款数额。对于透支的持卡人各发卡银行可以根据还款期限进行催收,如果持卡人未经银行催收而自动归还的或者催收后及时归还的,不以犯罪处理。最后还要提醒信用卡持卡人,透支消费之后应该及时还款。一旦信用卡用户多次出现逾期不还款,不仅银行要收取较高的利息和滞纳金,持卡人自己的信用度也会降低,以后办理车贷
、房贷时就会受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就会认定行为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此时会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不得不小心对待。而要是对认定构成恶意透支不服的话,这种情况下建议委托专业律师来提供辩护。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借用别人的驾驶证扣分
借用别人的驾驶证扣分,必须是他本人到场才能办理的。具体流程如下:1、借别人的驾驶证去扣分,必须是他本人拿着驾驶证、身份证,拿着你的车辆行驶证,......
·一、上班途中摔倒工伤认定怎么规定?
一、上班途中摔倒工伤认定怎么规定?职工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只有两种情形,一是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
·北京交通伤残护理法规的护理费是怎么计算的?
北京交通伤残护理法规的护理费是怎么计算的?一、北京交通伤残护理法规的护理费是怎么计算的?(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误工费标准计算;(2)无固定收入......
·私闯民宅言语攻击是否属犯罪行为?
私闯民宅言语攻击是否属犯罪行为?私闯民宅言语攻击不一定属于犯罪行为,因为说已经构成我们国家的侮辱罪的话,那么就会由刑法来进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继承房产几年可以买卖?
继承房产几年可以买卖?继承人继承房屋办理了产权登记的,取得了房屋所有权后,就可以将房屋出售,没有时间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社保工伤认定条件都有哪些
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人身受到损害的,只有先申请认定为工伤之后,那么之后才能根据参加的社保要求工伤保险方面的赔偿。而在申请工伤认定的时候,也是有具......
·工龄超过十二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有什么?
很多员工在考虑到主观感情与客观待遇就可能会选择长时间为公司工作甚至长达十二年之久,对于公司来说这样的员工往往都是有比较大的贡献的,但公司可能......
·虚线变道被撞谁的责任
虚线变道被撞谁的责任要分具体情况。前车虚线变道突然判车,前车在未完全变到道路内前车全责,也就是变道车辆全责。变道车辆不能影响后方正常行驶的车辆......
·判刑了前面的拘留时间算吗
判刑了前面的拘留时间算吗在判刑之前,若是犯罪分子有先被羁押,即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的,那么拘留期间或者逮捕期间的时间,在判刑之后也是会计算在刑......
·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商业信誉既遂会判多久?
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商业信誉既遂会判多久?一、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商业信誉既遂会判多久?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客体是什么?
虽然我国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一直很大,但是还是有些不法分子,冒着被判刑的风险从事犯罪活动。在我国刑法中,专门有一条罪名叫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