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诉讼权利的承担
(一)一方当事人单独享有的诉讼权利
1、原告提起诉讼的权利。
2、原告提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和撤回诉讼的权利。
3、原告有申请先予执行的权利。
4、原告有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案件受理费的权利。
5、被告有对案件提出管辖异议的权利。
6、被告有承认或者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和提起反诉的权利。
7、胜诉一方有申请执行的权利。
(二)双方当事人共同享有的诉讼权利。
1、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申请回避的权利。
3、申请复议的权利。
4、申请保全证据的权利。
5、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
6、收集、提供证据的权利。
7、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权利。
8、申请顺延期限的权利。
9、进行辩论的权利。
10、请求调解的权利。
11、自行和解的权利。
12、提起上诉的权利。
13、申请再审的权利。
14、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15、查阅并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的权利。
16、要求重新调查、鉴定和勘验的权利。
17、对法庭笔录有遗漏或差错,有申请补正的权利。
二、当事人的诉讼义务
(一)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
1、原告起诉必须符合受案范围和法定起诉条件。
2、被告应当应诉,经法院传票传唤必须到庭。
3、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授权委托书,并明确特别授权的内容;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必须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律师。
4、提出申请回避,应说明理由。
5、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6、当事人举证,应当在人民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进行。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
7、对案件提出管辖异议的,应当在法定答辩期内提出。
8、申请案件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
9、离婚案件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当事人不得另行结婚。
10、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当事人有义务保密。
11、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依法交纳诉讼费和其它应当支付的费用。
(二)当事人必须遵守诉讼秩序
1、遵守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
2、不得伪造、隐藏、毁灭证据。
3、不得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或者贿买、胁迫他人作证。
4、不得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不得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
5、不得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
6、不得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人员执行职务。
7、当事人必须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决、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
诉讼权利最基本就是您可以依据法律的要求提起诉讼,接受法律公平公正的裁决。除此以外,民事诉讼的权利还有很多,您可以拥有举证的权利等等。只要是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权利,您都可以依法行使。这也是法律公平之所在。如果对于诉讼权利还有不明白,可以咨询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抢夺军用物资罪怎么量刑处罚
军用物资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法益,因此要是出现了盗窃、抢夺军用物资的情况,那么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之后,就会被认定构成犯罪。在我国,涉嫌构成犯罪......
·房子去哪里做抵押登记?
房子去哪里做抵押登记?一、房子去哪里做抵押登记房产抵押登记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在办理的时候需要携带好相关的资料,比如说抵押登记表、......
·公务员辞职批了档案怎么办
公务员辞职批了档案怎么办经批准辞职的公务员,人事档案,有接收单位的,由原单位将其档案转交接收单位。暂无接收单位的,将其档案转交当地政府人......
·试用期一般有工资吗?
试用期一般有工资吗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全部劳动者,不论其是不是在试用期内,只要劳动者在法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
·缓刑期满后怎么办 怎样对缓刑犯进行考察
罪犯被判缓刑的会有一定的考验期,而这个考验期的具体期限就是根据所判主刑的种类和刑期来确定的,也就是说缓刑考验期会有期满的一天。那现实中,要是......
·行政拘留通知当事人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行政拘留通知当事人时间是怎么规定的?行政拘留通知书应该在执行行政拘留的当天就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
·集资诈骗公诉书要怎么写?
目前,已经有很多人误入非法集资的案件中,从而损失了大量资金。此时,除了报警尽快追回自己损失的资金之外,还要做的就是需要人民检察院写集资诈骗公......
·在我国规定受抚养人是子女吗
受抚养人说白了就是被抚养人,受扶养人和抚养人是相对的,在多数人眼中看来受扶养人当然就是自己的子女,大多数情况下也确实如此,不过我国的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