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与行人碰撞该怎么归责
一、机动车与行人碰撞该怎么归责
由于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相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法律上会首先推定由机动车承担责任。但不能由此而笼统地认为,机动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得无条件地承担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我国法律在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中减轻行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在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事故时,首先应以保护行人为主,所以在发生事故时,相应的增加了机动车一方的民事赔偿责任,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机动车驾驶人在行驶中更加注意行人安全,在遇到危险时,以保护行人安全为先;危险与赔偿相对称原则。在行人与机动车辆同时在路上行走并发生事故时,行人显然处于弱势,机动车驾驶人处于强势,行人遇到的是身体伤害,而机动车驾驶人一般是财产损失,双方在碰撞时的地位显然不平等。故在民事赔偿时,双方的地位也不能平等,在碰撞中处于强势的机动车一方当然应承担更多的事后民事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行人碰撞如何赔偿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2、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3、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4、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由此来看,一旦出了事故,只要对方受伤或有损失的,无论机动车是否有责任,先按交强险承保范围赔偿;如果赔偿金额超出保额的,才考虑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对于碰瓷,除非你能证明对方是故意的,否则按规定赔偿。现实中要是出现机动车与行人碰撞的情况,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那么在实际对事故进行处理之前,也是需要先对事故责任做出划分的,否则对事故的处理是没有益处的。而具体此时该怎么来归责,则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才能确定。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取得合同价款要交税吗
需要交税。在国家法律的规定中,交易是需要交税的。取得合同价款是一种交易行为,所以需要交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
·商标续展注册的法定程序是怎样的
商标续展注册的法定程序是怎样的在现代化生活中,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商标也开始实行续展注册,且其从法律角度上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车牌无偿使用合同的规定是什么?
车牌无偿使用合同的规定是什么?车牌无偿使用合同的规定是在书写无偿合同的时候,无偿使用人的信息、汽车所有人信息、无偿使用的说明、法律依据、违约责......
·公证员回避的情形包括什么
公证员回避的情形包括什么一、公证员回避的情形包括什么公证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人员应当自行回避:1.是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
·新婚姻法妇女有哪些合法权利?
新婚姻法妇女有哪些合法权利?《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
·在异地违章停车怎么处理
本人去当地的交通管理部门接受处罚,因各地的处罚方式不同,请注意要携带驾驶证和行驶证或复印件前往。这种处理方法是目前最常见的处理办法,其弊端是......
·聚众斗殴和结伙斗殴的区别是什么?
在人们眼中基本上都会把打架的行为看作是一种行为而想当然的认为法律的处罚都是一致的,但其实在法律实际判定罪责的时候却会因为打架种类和性质的不同......
·一、出租人提前解除租约赔偿标准是多少?
一、出租人提前解除租约赔偿标准是多少?赔偿标准并没有法律规定,一般按照违约金标准支付,如果合同中只对违约金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具体约定违约金......
·有期徒刑减刑幅度是怎样的
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要是在服刑期间符合条件的话,则可以进行多次的减刑。但是每次减刑幅度怎样,则就要看具体的标准如何了。关于有期徒刑减刑幅度是......
·精神病没有治疗记录怎样病退
没有治疗记录不影响办理病退,病退必须达到两个条件:1、年龄,男50岁、女45岁以上;2、缴费年限10以上。只要符合上述条件,就到社保服务中心提出病退......
·嫌疑人被监视居住能不能外出
嫌疑人被监视居住能不能外出?在监视居住期间不能随便外出,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