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探视权模板是怎样的?
一、起诉探视权模板?
要求实施探望权起诉书
原告:周××,男,1963年×月×日生,汉族,××市人,××公司职工,住××市××区××路××号××小区×单元×号。被告:王××,女,1969年×月×日生,汉族,××市人,住××市××区××路××号××小区×单元×号。诉讼请求:准予原告每月探望婚生女儿周小×两次,具体方式为每月第二及第四个周五下午由原告至学校将周小×接回原告住处,周一上午自行送周小×返校。寒暑假由原被告轮流抚养。事实与理由:2000年6月×日,原被告因感情不和,自行至××市××区人民政府婚姻登记处协议离婚,当初商定婚生女儿周小×由被告抚养。但对于原告的探望权未作约定。原告每每要求探望周小×时,均被被告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故意造成各种阻碍,严重影响原告与周小×的父女亲情。为维护原告合法权益,特诉至人民法院,请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请。此致××法院具状人:周×××年×月×日
二、如何行使探视权?
子女探望权行使是指离婚后,间接扶养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对探望的方式、时间安排一般由父母在离婚时协议。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双方在离婚时应对子女的探望问题进行协商,对探望方法、时间进行具体、细致的安排。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探望不能达成协议的,由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一并判决。一般在不影响子女的学习、严重改变子女生活规律的前提下,确定一段时间内,间接扶养方可与子女单独交流。如果人民法院已经作出的离婚判决没有涉及子女探望权的,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12月27日起施行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4条提供了法律救济的途径:“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间接扶养方在行使探望权时,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如果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履行协助探望的义务,或者是采取各种手段,阻碍另一方实现探望权,那么有探望权的一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实现自己的探望权。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的判决或者裁定的,人民法院可对有协助义务的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我们可以看出,在诉状中,需要简单记叙原被告双方的基本信息,详细记载对方不允许自己探视的事实,最后,需要表明需要得到怎样的救济。一般情况下,若无法定缘由,对方不得阻止探视权的行使,行使探视权时,需要按照协议约定进行。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看守所拘留探视是否允许
看守所拘留探视是否允许治安行政、司法拘留,根据《治安拘留所管理办法》,家属可以探视。刑事拘留,家属不能探视,但是,如果有重要的民事行为,经看......
·女员工隐瞒怀孕入职是否能辞退?
辞退无合同员工补偿标准《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公诉的普通程序是什么?
公诉的普通程序是什么?在审查起诉中的流程是有一定程序化的,关于公诉普通程序的步骤本站我们在下文里有详细地列出。在公诉这项诉讼活动里,一定要按......
·私募基金公司工资水平是怎样的?
私募基金公司工资水平是怎样的?一、私募基金公司工资待遇怎样?私募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一般情况下,公司会拿走业绩的20%,而其......
·一、劳动合同法二胎产假规定的是多少天?
一、劳动合同法二胎产假规定的是多少天?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二条否认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此做了进一步规......
·去法院离婚准备材料有哪些
去法院离婚,其实也就是打离婚官司。此时无论是哪一方,要想获得有利的判决,那么就要事先准备好相应的材料。那么您知道去法院离婚准备材料有哪些吗?......
·企业承租厂房遇拆迁“合同终止”,补偿管谁要?
一、企业承租厂房遇拆迁“合同终止”,补偿管谁要?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企业承租的厂房要拆迁的,拆迁补偿费用应该由拆迁人承担,承租人可以获......
·一、去世一方配偶的财产怎么分配?
一、去世一方配偶的财产怎么分配?去世一方配偶的财产的分配方式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的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
·起诉生父索要抚养费不给钱可以吗,起诉书怎么写?
抚养是父母的法定义务,因为家庭存在一些矛盾和纠纷,有的父母不愿意抚养小孩,即使是自己的孩子。比如一些离异家庭,生父母会推卸抚养的责任。如果生......
·离婚之后男方不愿付抚养费能起诉他吗?
离婚之后男方不愿付抚养费能起诉他吗对方不付抚养费,是可以去法院起诉的,我国对抚养费的规定如下: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
·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什么阶段?
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什么阶段?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