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的法定情形概述有哪些
一、回避制度的概念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所谓法定情形,是指法律规定禁止审判人员参加对案件审理的情形。回避制度是保证案件获得公正审理的制度。 回避制度由法定的回避情形,回避的适用范围,申请回避和作出决定的程序等内容组成。
二、回避对象
回避的对象与情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45条的规定,回避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其中审判人员既包括审判员,也包括陪审员。上述人员遇有下列情形时,应予以回避: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三、回避的方式
回避有两种方式:1、当事人申请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2、自行回避。即有关人员遇有法定应回避的情形时,可以自己提出回避申请。回避申请提出后,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7条的规定,具体程序为: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四、回避的注意事项
回避申请的处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回避制度本身就是为了保障案件审理的公平性,因此在审理时,可由当事人自行提出申请或是非当事人提出申请,具体结果也因提出人的不同而有不同。总之当我们遇到应当回避的情况时,应当尽快提出回避申请,以避免案件审理出现问题。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律师和辩护律师相同吗?
律师和辩护律师相同吗?一、律师和辩护律师相同吗?律师和辩护律师不相同,因为实际上律师他是一种总称,但是辩护律师的话,他仅仅是指我们刑事方面......
·股东会决议生效的条件是什么
股东会决议是股东会就公司事项通过的议案。根据议决事项的不同,可将股东会决议分为普通决议和特别决议。普通决议是就公司一般事项作出的决议,如任免......
·知识产权的性质是什么?
知识产权的性质是什么?一、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英语:Intellectualproperty),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规定是什么?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规定是什么?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既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按照规定,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有休假的权利。劳动者在......
·征地补偿基本原则是什么
征地补偿基本原则是什么征地补偿标准规定每两年调整一次。上次是2011年12月31日调整,2012年1月1日施行。2012年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
·监狱能监外执行的条件是什么
监狱能监外执行的条件是什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
·不服检察院不起诉怎么办
公安机关需要移送刑事案件给检察院的,需要符合规定的条件,而这里的条件其实也就是侦查终结的条件。当然此时检察院经过审查之后可能会作出不起诉的决......
·投资入股专利是什么,有哪些内容
投资入股专利是什么,有哪些内容专利入股,也是一种常见的入股的方式,投资入股专利,通俗点讲就是将专利作为一种入股的形式,来当作资本进行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