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婚姻法彩礼问题有哪些
彩礼是男女双方结婚时一方赠与另一方聘金或是聘礼,那么彩礼问题有哪些呢?比如彩礼结婚后该归谁呢?这些问题也是一些人在结婚中比较关心的,彩礼返还也是有条件的,视情况而定,具体内容下面就由我们为您解疑答惑,请继续阅读。
一、结婚后彩礼归谁?
彩礼实质上是为达成结婚目的的赠与。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依法进行了结婚登记,彩礼理应归女方所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特殊约定,彩礼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而彩礼一般是婚前所得,根据规定,彩礼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二、彩礼返还有哪些条件?
1、返还彩礼有以下情形: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男女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也可以在离婚诉讼中要求返还彩礼。
2、以下情形不能要求返还彩礼:
(1)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两年以上。
(2)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同居生活虽不满两年,但生育子女的。
(3)所接受的彩礼确已用于共同生活。
3、返还彩礼诉讼需要哪些证据?
(1)证明男女双方当时正处于谈婚论嫁的状态
可借由双方的短信、微信等通讯工具的聊天记录,或者举行过订婚仪式、拍婚纱照等行为反映出来,表明双方有谈婚论嫁的意向,注意,谈婚论嫁和谈情说爱是有区别的,单纯的情话表白也是不能反映双方谈婚论嫁状态。
(2)证明给付了财产的证据
如果是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支付的礼金那么就要提供银行转账明细;若是购买房屋或者车辆可以提供自己的出资证明,因为按照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将大额财产登记在他人名下一般都是用来当彩礼。
(3)证明给付彩礼是当地的风俗
当地的风俗习惯可以听取当地媒婆、村长、村委会主任等人的意见,必要时可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综上所述,对于结婚后财=彩礼归谁的问题理应上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一般归为女方所有,办理彩礼返还条件要满足男女未登记结婚或是办理了但并未真实生活在一起,以及结婚前导致了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问题。以上是对彩礼问题的相关回答,若有疑问请咨询。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走私香烟6万多会怎样处罚
走私香烟6万多,涉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处罚标准为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
·抢劫罪标准的认定是什么
抢劫罪标准的认定是什么一、抢劫罪标准的认定是什么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
·票据权利只能原始取得?
票据权利只能原始取得?一、票据权利只能原始取得?票据权利并不是只能原始取得,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票据的权益可以通过原始取得,也可以通过继受......
·开庭当天探视权可以直接判决吗
开庭当天探视权可以直接判决吗?探视权纠纷原则上开庭当天不会出判决结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
·民事诉讼审判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审判期限是多久?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处理民事纠纷的时候选择诉讼手段。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也是最有法律效力的......
·一、农民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一、农民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
·姓名权内容有哪些
姓名权内容有哪些在我国,姓名一般都是由父母确定的,很多人都觉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没有实际的作用。但是法律是赋予了公民姓名权的。那么姓名权包......
·离婚后前夫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办?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的基础上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夫妻感情不和等种种原因,离婚的情况也很常见,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离婚后的夫妻仍然对孩子有......
·婚前存款算夫妻共同财产吗?
婚前存款算夫妻共同财产吗婚前存款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双方另有约定的除......
·离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工资怎么办?
离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不给工资怎么办?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签劳动合同,辞职后老板不给开工资,劳动者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可以寻找与用......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有哪些情形
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有哪些情形根据我国《仲裁法》的有关规定,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法定条件有六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仲裁裁决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