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做出工伤认定的原因是什么
一、重新做出工伤认定的原因是什么?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但是根据现行的法律规定,工伤认定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由劳动行政部门作出认定结论即行政复议程序前置,而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无权对劳动者是否构成工伤作出认定,也无权改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结论。故只能是维持或撤销工伤认定结论。
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该首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在适用《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时,当事人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应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执行;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即这种情况下行政复议不是前置程序。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对不予受理工伤认定通应当两种程序可以随便选择,而不必须经复议前置程序。
二、对《工伤认定决定书》不服的救济
(一)行政复议:
(1)申请人——
①用人单位;
②受伤职工或直系亲属;
③工会组织。
(2)被申请人——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
(3)行政复议机关——
①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的上一级劳动部门
②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
(4)申请复议期限——
①不予受理: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之日起60日内。
②对工认定结论不服: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60日内。
③逾期不作工伤认定:期满后60日。
(5)复议申请提交的材料——
①复议申请书。
②工伤认定机构做出的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决定书或工伤认定决定书。
③申请工伤认定时提交的相关材料。
(6)行政复议的受理——收材料之日起5日内。
(7)行政复议的审理与决定——受理之日起60日内。
(二)行政诉讼:
1、受理的三种情况:
① 对劳动部门的不予受理或工伤认结论不服。
② 对行政复议不服。
③ 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复议决定。
2、起诉期限:
直接起诉为收到不予受理或工伤认结论之日起3个月内;经复议的为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
用人单位和员工在拿到社保机构出具的工伤认定结论书以后,其中一方对工伤认定的结论存在争议的情况下,都能够依法提起行政复议,并且也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社保机构就会重新作出工伤认定的结论书,第二次作出的工伤认定的结论为最终结果。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的区别是什么
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的区别是什么一、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的区别犯罪团伙和犯罪结伙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只是长期司法实践中形成的习惯用语......
·担保合同到期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担保合同到期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担保合同到期那么诉讼时效就不需要再进行计算了,因为担保合同到期之后,担保人就不需要对此承担一定的责任。一般保证......
·房屋土地使用权多少年到期?
房屋土地使用权多少年到期?国内土地都是收归国有的,我们购买拥有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如果土地的使用权到期的话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续费,但是当前很......
·如何认定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的话,此时可以申请进行工伤认定,而一旦认定为交通事故工伤的话,在交通事故赔偿不足的话,还可以申请进行工伤赔偿......
·车祸伤残责任划分需要多长时间
车祸伤残责任划分需要多长时间?车祸伤残责任划分一般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公房拆迁中的承租人和同住人:补偿款、安置房如何分配?
公房拆迁中的承租人和同住人:补偿款、安置房如何分配? 一、公房拆迁中的承租人和同住人:补偿款、安置房如何分配? 关于公租房的拆迁补偿款......
·工伤鉴定级别赔偿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工作性伤害,在一般的情况下都会避免的。但是有的时候由于一些意外事故发生了一些工伤,这时候不要慌张,应当及时去做工伤鉴定。因此,他想知道工伤鉴......
·遗嘱公证处在什么地方?
遗嘱公证处在什么地方?遗嘱公证可以到当地的公证部门办理,根据《公证法》第二十五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
·承揽加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市场上的相关产业链条其实都是紧密相连的,有些大型公司的工厂所需要的零件在和其他公司建立了长久的供货关系以后,实际上这些零件也有可能是由专门的......
·聚众淫乱罪好取证吗
对于聚众淫乱的事情,您多少都有所耳闻,这也是不堪入目的事。国家的法律,对于聚众淫乱是定罪的,并且处罚力度也不小,但是定罪之前要注意取证,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