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债权债务婚姻家庭合同协议公司法务
房产买卖侵权赔偿刑事辩护联系我们
首页 >>法律知识

《民法典》第151条的内容是什么?

  《民法典》第151条的内容是什么?一、《民法典》法条精解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比较法上,都将以上情形的规定为无效,而我国将其规定为可撤销的法律行为。这一点区别,需要注意。从意思自治原则角度看,只要主观上意思没有瑕疵,那么客观上就不可能存在所谓的“显失公平”,比如赠与合同并非显失公平。因此,显失公平制度的构成要件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客观层面,必须涉及主观层面的要件,比如相对人利用表意人轻率、无经验等,始可主张撤销权。第151条规定值得赞许。具体言之,二、第151条规定的构成要件如下:1、在客观上,暴利行为以给付与对待给付明显不相称为前提。但此类不相称不能统一确定,在各个法律行为中必须考虑个案的全部情况(例如风险负分担、行为投机性、一般的市场情况、市场常规)。2、在主观方面,须“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这里的“利用”是指为获取过度利润故意使用相对方的窘境。获得暴利的一方不仅要知道所约定给付的明显不对称,而且知道对方的危困状况、没有经验,缺乏判断力或者意志显著薄弱。一般来说,可以将给付与对待给付极不相称视为其标志。“危困”是指由于一时的紧迫,大多数为经济上的窘境而需要他人提供实物或者金钱;“缺乏判断能力”是指未能按照理性的动机行事或正确评价双方的给付以及交易在经济上的结果。除此之外,德国法上还有“意志显著薄弱”以及“缺乏经验”这两种情形,但第151条未做规定,但似可解释到“缺乏判断能力”这一情形。于此还需要注意的是,其与欺诈、胁迫的区别:胁迫的合意度更低,欺诈要比胁迫的合意度高一些,整体来讲本条应被给与积极的评价,要件更清晰,在失衡的状况下考虑主观归责性,意思瑕疵的程度来考察法律行为的效力走向,这个方案被确立,而且是相对比较弹性的开放的框架,是值得肯定的。违反第151条规定,可以撤销,被撤销的不仅包括负担行为,还包括处分行为。相信看完上述介绍之后,您对于《民法典》第151条的具体规定和具体细则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关于趁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的区分并无特别的意义。
  
  
  
总结:《民法典》第151条的内容是什么?一、《民法典》法条精解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南京律师 #南京债务律师 #南京离婚律师 #南京刑事律师 #www.nj64.com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More>>

·在工程建设中有哪些
      在工程建设中有哪些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在进行建筑施工时,最为重要的便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一旦工程质量出了问题,便会引发严重事故,甚至威胁到周围人的生命安全。那么,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


·工伤鉴定受伤后多久做?
      意外安全事故将给工作者带来一定的身体伤害,将会给受害者带来一定经济损失以及身体健康损失,这种工作中受伤的情况属于工伤,在经过认定之后可以得到一定的赔付,并且认定的时间并不是任何时候......


·享有作品出租权的主体是谁
      享有作品出租权的主体是谁出租权的权利主体是指依法对作品享有出租权的权利人,即作品的创作者和作品的传播者,它包括两类:一类是普通主体,即享有真正版权的人,包括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另一类......


·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延期审理的规定
      一、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延期审理的规定是怎样的民事诉讼法院要进行审理,一般是在六个月内进行审判的。法律上规定,如果发生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是可以申请延期的。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


·辞退员工的处理决定范文应该怎么写
      辞退员工的处理决定范文应该怎么写________先生/女士:根据本公司与您签订的劳动合同第____条第____款的规定,决定终止合同,请您于____年____月____日离开本公司。您的一切待遇按照________规定......


·劳动调解委员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劳动调解委员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在劳动争议调解中,申请回避是当事人的一种权利。根据《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第19条规定,调解委员会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回避,当事人......


《民法典》第151条的内容是什么?
姜春律师
高级合伙人 副主任 执业15年 50岁
13770831974
www.nj64.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姜春律师
©Copyright 2007-2022
首页.|.律师简介.|.法律咨询.|.联系方法
联系电话:1377083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