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妇女是否能刑事拘留?
一、哺乳期妇女是否能刑事拘留?
可以刑事拘留,但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哺乳期法院能判刑吗
可以判刑。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哺乳期间如果进行犯罪行为,在法律条款中原则上是不能羁押犯罪嫌疑人,但可以对犯罪人进行取保候审以及监视犯罪人生活起居的方法,控制犯罪人再次犯罪。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刑事拘留最长时间是多少天?
三十七日。
《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综合上面所说话的,哺乳期妇女如果是犯罪嫌疑人,那么也是可以适用刑事拘留,但不能执行刑事拘留,因此,执法人员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哺乳期妇女采取取保候审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这样才能确保案件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商标侵权处罚措施有几种
商标侵权处罚措施有几种侵犯商标权的处罚措施一:责令停止侵权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
·非故意杀人罪判多少年?
我们您都知道杀人是要判刑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杀人也有着故意杀人和非故意杀人之分,我们也听说过有些关于非故意杀人方面的新闻。无论是故意杀人......
·法医物证的鉴定包括哪些?
法医物证的鉴定包括哪些?法医物证是如今一个重要的手段,当发生命案或者其他犯罪行为需要警方进一步取证,这时就需要法医物证。生活中我们并不常见......
·交通事故的频发不光是车辆的增加所导致的
交通事故的频发不光是车辆的增加所导致的,有些车辆在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再加上现在车辆的增多,停车位很难找到,所以造成了到处都有汽车乱停乱放的......
·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怎么保全
现代社会,发生交通事故成为了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发生事故后,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把事故车辆保全,尽可能的把个人的损失降到最小,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
·工资欠条有效期是多久
我们生活当中如果出现了借款这样行为,遇到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合同,两个人只要在欠条上面签字了,那么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合同生效了,在这个欠条当中会......
·故意伤害罪是自诉还是公诉案件
故意伤害罪可以是自诉,也可以是公诉,需要根据故意伤害的案情分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自诉案件范围有以下几类:(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告......
·关于窃取知识产权罪的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关于窃取知识产权罪的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1、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工程分包法律风险主要有哪些
1、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的风险。分包方主体资格不合法将导致合同无效。分包人主体资格不合法一般有:一是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的(......
·劳动仲裁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断
劳动仲裁是否存在诉讼时效中断?劳动仲裁也存在诉讼时效中断,当事人能够证明在申请仲裁期间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申请仲裁期间中断:......
·遗忘物公安机关不立案如何处理
遗忘物公安机关不立案如何处理公安机关负责犯罪案件,那么,物品不慎遗失,应该找什么部门呢?物品遗失,为自己主观原因遗失,拾取者并非是以盗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