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律师
姜春律师法律网
6.nj64.com
南京姜春律师电话13770831974

一、辞职了公司不给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怎么办?

一、辞职了公司不给解除劳动合同证明怎么办?在员工依法办理离职手续后,用人单位必须为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即离职证明),同时劳动者的工资、押金和经济补偿是必须结清。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减或者拖欠,当事人可以在办理离职手续时要求结清。否则当事人可以去劳动局申诉或者举报用人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所以出具该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出具证明的时间是在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同时。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出具。二、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用处有哪些?在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该份证明实际上涉及到劳动者众多的切身利益时都需要的。例如,根据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在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时,该证明是很好的书面证据,劳动者到新的用人单位再就业时,工作年限涉及到劳动的年休假时间,因为在其它单位累计的工作年限也可是计算年休假的工作年限的。另外,诸如办理退休手续等在其它很多涉及劳动者权益方面都有可能用到这份证明。综上所述,员工辞职后,公司就应该办理离职手续,结清工资并办社保转移手续。等这些事情都办好后,公司还应该出具解除合同证明,这是公司的法定责任。如果公司不出具,员工有两种救济手段,到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如何界定“多次盗窃”
      刑法修正案(八)在原有“盗窃数额较大”和“多次盗窃”两种盗窃类型的基础上,增设了三种新型的盗窃行为: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并且对犯罪数......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给付期限是什么?
      夫妻双方离婚后,如果有子女离婚的双方都要给子女抚养费,这是离婚后夫妻对子女抚养义务的体现,当然子女要是未成年人才会得到抚养费。如果子女已经成......


·打人者可以被拘留多久,时间限制是什么?
      打人者可以被拘留多久,时间限制是什么?打人者可以被拘留最长的时间限制是:打架受伤了的话对方可以被治安拘留的最长的时间也不会超过15天,在1到15天......


·试用期结束被辞退不给工资违法吗?
      试用期结束被辞退不给工资违法吗?下面律图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一、试用期结束被辞退不给工资违法吗?试用期结束被辞退不给工资是违法的,即使职员是处......


·解除权的除斥期间是多长?
      社会生活种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合同,对于商务人士来说合同更是家常便饭,不管是工作还是辞工还是一些其他的合作,我们都需要签订一些合同协议,......


·在当今社会
      在当今社会,离婚现象越来越普遍。离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还牵扯着整个家庭的。尤其是对孩子影响特别深。离婚后增加抚养费判决书的抚养费标准是什......


·网络虚拟财产侵权对象是什么?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盛行,很多年轻人为了换取好的游戏装备,不惜花费大量钱财。有的人在网上通过发送病毒链接等方式盗取他人账号,将昂贵的装......


·民法总则姓名权的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总则姓名权的规定是怎样的随着《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一、姓名权的规定是怎样的?《民法典》第一......


·在我国逃避商检罪如何处罚
      我国经济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原因离不开外贸交易市场的存在。每年有大量的货物对外输出或者外来的货物进入我国国境,进行销售和使用的过程当中......


·跟小三生的孩子有继承权吗
      跟小三生的孩子同样具有继承权,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非婚生的子女同样具有继承权。《民法典》(20201年1月1日实施)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


·刑事紧急避险是什么意思?
      一、刑事紧急避险是什么意思?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


首 页 | 法律咨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23 姜春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770831974
13770831974
点击这里给姜春律师发消息


在线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