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工作致髌骨骨折工伤如何理赔?
1、发生工伤后,应先向当地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在发生工伤事故后30天内申请,用人单位未按时申请的,劳动者或劳动者亲属、工会可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30天至一年内自行申请。
2、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医疗终结期满)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工伤职工医疗终结期满三十日内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3、劳动能力鉴定出伤残等级后,此时就可以计算出自己可以得到多少工伤补助金。不同的伤残等级,补助金标准不同;不同地区,补助金标准也不同。其中七至十级工伤职工补助金一般有三种,分别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前一笔在鉴定伤残后就应当支付,而后两笔则要等解除劳动合同时才支付
4、劳动者计算出自己应得的费用后,就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有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那么用人单位应协助劳动者向社保机构申领工伤待遇费用。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那么用人单位应自行支付劳动者的全部工伤待遇。
5、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伤待遇,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裁决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待遇。仲裁委会开庭审理,然后作出裁决。
6、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15日内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会开庭审理,然后作出判决。如果劳动者对一审判决结果满意,而用人单位没有上诉,但也不履行生效判决的话,劳动者可以向该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工伤认定理赔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1、鉴定必须是到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不要去其他司法鉴定鉴定机构,或外地相关鉴定机构做,去司法鉴定机构或外地鉴定机构做的伤残鉴定结论,一般都不会被采信,做了也是白做。
2、工伤待遇的仲裁裁决一般都是终局裁决,如果劳动者不起诉,裁决是直接生效的。
也就是说,髌骨骨折在没有被国家认可的单位认定为工伤的情况下尚且谈不到理赔的事宜。而且,骨折一般都是能够评得上伤残等级的,肯定工伤理赔不是能一步完成的。到底是不是工伤也并不是以公司和劳动者本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如自己根本就不遵守机器操作流程才导致的安全事故,公司是不负责的。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退休人员误工费可否主张?
退休人员误工费可否主张?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减弱和丧失的年龄必然大大迟延,到退休年龄时大多数人还可以正常从事劳动。退......
·民事判决书(本院决定再审的案件用)
法院诉讼文书样式69 (××××)×民再字第××号 原审原告(或原审上诉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原审被告(或......
·一、工伤至死赔偿标准项目有哪些?
一、工伤至死赔偿标准项目有哪些?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工亡补助金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后其直系亲属可领取的工伤保险金。......
·享有著作权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享有著作权的认定标准是什么?第一,根据使用作品的目的来判断各国立法中大致都将是否是处于营利目的作为判断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的标准。对合理使用非营利......
·民事案件发回重审次数是几次
民事案件发回重审次数是几次?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而发回发回审,只能发回重审一次。如果重复发回重审实际上是违反最高院的解释的。因一审已经为双方......
·国家法定抚养费每月多少元
一、国家法定抚养费每月多少元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月总收入的20~30%的比例判决,对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具体数额原则掌握在80......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财产由谁监管?
父母离婚后孩子的财产由谁监管?父母离婚后孩子的财产由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监管,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财产监管主要是通过:(1)离婚时,明确家庭财产的......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企业公示制度是什么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企业公示制度是什么一、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企业公示制度经过审查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资质以后,还需要通过公示制度......
·个所税滞纳金和罚金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个所税滞纳金和罚金的区别主要是什么?税款滞纳金与税务行政处罚区别在于:按滞纳税额依法加收税款滞纳金属于执行罚款,它与税务行政处罚的区别在于:1......
·注册公司的经营范围规定是什么?
注册公司的经营范围规定是什么?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经营范围一经核准登记,企业就具有了在这个范围内的权利能力,企业同时承......
·并存债务承担是否需要债权人同意?
并存债务承担是否需要债权人同意?并存债务承担无需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只需要通知债权人即可。并存的债务承担,又称债务加入,是指原债务人并没有脱离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