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温补助发放标准
一、山西高温补助发放标准
结合山西省气象特点,每年6月、7月、8月3个月,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符合条件的在岗职工,领取高温津贴的标准是,每人每月240元。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高温津贴标准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二、谨防高温津贴发放三种误区
近年来,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专项督查发现,用人单位发放高温津贴,常进入3种误区。
一种情况是,用绿豆汤等实物冲抵高温津贴。
比如,为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冰糖、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品,标准是每人每天10元,即每人每月300元,看起来超过240元标准了。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明确,按照规定,企业应为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足够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防暑降温饮料等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第二种情况是,认为职工少数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故不发高温津贴。
比如,企业巡检工,大多时候在空调房里工作,只有少数时候才到高温环境中巡检。企业因此认为,公司巡检工不享受高温津贴。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明确,企业的这种做法也不对。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高温津贴。企业应从源头上降低或消除高温危害,对于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的高温危害,企业应当采取综合控制措施,使其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企业不能完全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 33℃以下的(不含33℃),就应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高温津贴计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
省人社厅明确,对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高温津贴的,劳动者可向人社部门举报或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此外,山西省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标准发放高温津贴,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我们可以肯定的告诉您高温补助是强制的,所以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或者企业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让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都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到工资总额中。企业只有善待员工,才能留得住员工。
遇到相关问题,欢迎联系姜春律师,手机:13770831974
@姜春律师简介:男,法学学士,高级合伙人,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2007年从事律师执业以来,已代理了数百起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其凭借深厚的法学...More>>
·哪些情形下当事人能解除合同
哪些情形下当事人能解除合同一、哪些情形下当事人能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
·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时效有具体的规定吗
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时效有具体的规定吗《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时效有具体的规定吗?关于诉讼时效,这是实体法规定的内容,民事诉讼法并无明确规定。关于......
·嫌疑人是批捕了的意思吗?
一、嫌疑人是批捕了的意思吗?嫌疑人并非就是批捕了的意思,《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
·在我国信用卡逾期有什么后果
有些人就是在办理了多张信用卡以后很难再去保持一个理性消费的心态了,当月的信用卡就已经刷爆,并且自己下个月的工资也根本无力偿还的这种现象不是个......
·恶意克扣工资有什么责任
恶意克扣工资有什么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未依照本法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二审改判用)
法院诉讼文书样式10 (××××)×刑终字第××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
·个人间的借款利息纠纷有哪些
借款活动是影响当事人利益的一项民事活动,所以处于对立位置的借款双方,时常会发生纠纷。那么,有关个人间的借款利息纠纷有哪些呢?其中,最常见的纠纷......
·宜宾市职业病鉴定官方网站是什么?
宜宾市职业病鉴定官方网站是什么?据悉,湖北省有37家职业病服务机构。按职能划分,有的机构可以做职业病健康检查,有的机构可以做职业病诊断,有的......
·行政确认的法律概念是什么
行政确认的法律概念是什么?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或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定、证明(或证伪)并予以宣......
·2023农村占地税怎么收
农村老房子不需要缴纳占地税,政策上没有这种说法。土地使用税,是指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